三月七日三姐妹身影如鬼魅一般在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中穿行,速度丝毫不亚于奔在前方的姜炎琢。
抵达城墙,姜炎琢便下达命令,除议和使臣,其他人不得进城。
一刻钟后,姜炎琢在议事堂见到了那位传说中多次扭转大凉朝局的丞相大人,不过更让他在意的并非他有多少令人叹服的政绩,他关心的其实只有一点——师长夷曾是子书珩的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能教出子书珩那般聪慧佻达的学生?
姜炎琢手握一把檀香扇,眼含敬意,以文人之礼附手道:“丞相大人。”
子书珩的老师原是这般温文尔雅、以及年轻……姜炎琢脸上保持得体的微笑,心中一阵腹诽,子书珩风流不羁,与自己老师的气质差得未免也太远了吧。
在师长夷眼里,这位有勇有谋、年少有为的君王同样年轻地远超他的想象。
姜炎琢穿着一套玄色底绛红宽边长袍,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小巧金玉冠内,面容清秀中带着些温婉,但眉宇之间却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狷介。
他身形称不上魁梧,气质儒雅,难以与带兵打仗的将帅联系起来,但就是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公子,却联合庞夏破了大凉铁壁,打乱天下局势,解救子书珩于水深火热,在此番对垒中,又难倒了久经沙场的王淮。
“外臣拜见大王。”师长夷知这人野心勃勃,也附手行礼。
介绍了身边人,又寒暄几句,坐在上首的姜炎琢倏然展开檀香扇一下一下扇着,笑道:“丞相大人既然来议和,不知是打算献给孤几座城邦啊?”
显然,他并不同意止战。
师长夷回以温和的浅笑:“外臣从未想过要赠与大王城邦。”
三月七日三姐妹原本分散候在较远的位置,听闻此言无声无息、迅捷如闪电般出现在姜炎琢身侧。
无形的压迫感袭来,师长夷似是颇为意外,目光一一在这三张一模一样的脸上扫过,而后看向姜炎琢:“想必这三位便是大名鼎鼎的‘三月七日’了。”
“丞相过誉了。”姜炎琢收起檀香扇,对他轻轻地拱了拱手,继续道:“那不知凉王为何要止战呢?”
竟直接称呼凉王。师长夷压下笑意,斯文地说:“大王应该已经知道,魏王拥兵自重,已经在翰宁自立为王。”
有两下子……姜炎琢故意称天兴帝为凉王,他却没有丝毫动怒的意思,这让姜炎琢有些忌惮起来,他平生最害怕的就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顺着这番话继续挑衅道:“是啊,凉国如今可谓是四分五裂,确实没有精力再战下去了。”
不止改称凉王,还把大凉改称凉国,果然年轻气盛。师长夷语气平静:“我大凉确实内忧外患,因此陛下决定出兵讨伐反贼子书珩。”
不肯割地还想止战,世上哪有这种便宜买卖?子书祯你可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姜炎琢点点头,也不急于赶人走,兴趣盎然地跟他斡旋:“据孤所知,子书珩好似是丞相大人的学生?”
师长夷答:“正是。”
姜炎琢扇着檀香扇,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既如此,丞相大人这是要大义灭亲?”
“非也。”师长夷双眸微沉,唇边挂着高深莫测的浅笑,“正因子书珩是外臣的学生,外臣才不会割地于大王。”
屋内空气登时陷入死寂,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姜炎琢依旧扇着檀香扇,皮笑肉不笑道:“愿闻其详。 ”
在这剑拔弩张的紧张里,师长夷温润的嗓音充斥了整间殿堂:“外臣要献与大王的,是我大凉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