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有“听冰”和“拜月”两个习惯,乃是中原之人人尽皆知的,只是这两个习惯的来源根本,大家都不是十分清楚,却是其近乎是一种本能,一种喜好,无关修行,也无关神通法术,完全是河面冰冻,明月高悬之时,一众狐狸们的自然举动,其本身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可看上去又充满了仪式感和神秘感。
望舒对于狐族的了解,大多都是来自于阴康和文狸两位南诏狐族妖王,却是与两人相处多年,也很少在月圆之夜看见他们两位现身,为着尊重彼此之间的隐私,望舒也从来没有询问过有关这等习俗背后的深意,故而能够在异国他乡,扶桑神域夜之国之中看见这等场景,还是着实叫他好奇,一时间仔细看去。
中原人称“狐”,其实取得是一个“孤”的意思,乃是说狐狸都是独善其身,特立独行的孤独物种,寻常时候都是单独活动,与豺狼虎豹之类有着很大的不同。只不过,无论是在南诏还是扶桑,当地的狐族都有一位开化灵智,五百年以上修为的妖王统领,族群内部能够打破独来独往的习惯,彼此间多少有些合作之处,学习人道之中的某些理念和思想,对抗野兽自身的本能,集结成群,共御外敌,有利于族群本身的发展壮大。
这种情况,除了南诏和扶桑之外,在寻常中原都是很难得见到,却是封神一战之后,狐族、雉鸡一族和死物成精的妖族,受到了来自于人道和天道的双重抵制,自附身苏妲己的九尾狐狸、九头雉鸡精和玉面琵琶精之后,中原再没有这三族的妖族成了什么气候,寻常这三族五百年上的劫数都要比一般妖族厉害许多。以阴康的聪明才智,持有前辈狐族留下的千年内丹,都是差点在五百年劫数上灰飞烟灭,不得不仰仗委蛇的庇护才能侥幸化形,其余狐族,境况就更为凄凉了。
当然,在轩辕坟三妖之中,狐族一支的结果还算是比较好的,却是九头雉鸡一脉彻底灰飞烟灭,人世间再也没有了有关它们的传闻;至于玉面琵琶一类的死物成精,更是完全销声匿迹,连一族中最强大的大能者,骷髅山白骨洞石矶娘娘,未曾主动参与封神战,都逃不出混元大罗圣人的算计,被九龙神火罩烧得身形俱灭,只留一丝真灵成了太**的下属。
而狐族因着九尾狐狸的逃脱,多少得了一丝生机气数,又是在七百年前,大举迁往扶桑躲避,直到三清观在南诏立下道统,阴康从象征天地劫数的灵宝天尊那里得了宽恕,中原的狐狸们才得以彻底翻身,出了一个文狸,却也因为时间短暂,没有其他太强大的狐族妖王诞生。
而在扶桑这边,狐族则是靠着先祖前辈的庇护,得以繁衍生息,各支都受到神道和佛门的供奉,成为灵物之中的一种,独立于百鬼夜行之外,占据了夜之国中的大部分地盘,倒也算是得了缘分,如今单单黑狐一族,也有五六位妖王诞生,出现了中兴之像。
因着寻常的狐狸都是独来独往的,故而中原的大多数凡人百姓,见到狐狸拜月的时候,都只看见孤零零一只,却是如今摆在望舒和道满面前,上千只黑狐聚集一处的场景,只怕不说是后无来者,也绝对是前无古人的。
随着最后一丝阳光消失在西边的山脉之下,东边海面之上顿时弥漫出一片清冷的月华,整个夜之国中的阴阳交替完成,白昼经过黄昏,转变为了黑夜,可谓是“耀灵晔而西征”系之以“前望舒使先驱”,一时间月华洒落,太阴之力弥漫开来,一众狐狸们就像是喝醉了酒,又像是被人下了咒一样,一时整齐排列,个个人立而起,两条后腿着地,两只前爪捧在胸前,很像是和尚们双手合十的动作,看上去别有一番诡异的虔诚之感。
望舒和道满从未见过这等情况,一时间两人都是屏息关窍,就见黑压压一片狐狸的海洋之中,每一只狐狸都像是一朵向日葵一般,准确地将自己件件凸起的口鼻朝向月亮,大力呼吸,似乎是打算从月亮中汲取什么东西一般,又不见月华因它们的动作而又丝毫变化,一切举动似乎都只是徒劳无功的仪式而已,看不出什么内涵的意义。
看着月华洒落在狐狸们黝黑发亮的皮毛上,似乎是在它们的皮毛上结出一层冷霜来,望舒感慨着其中蕴含的独特美感,一时想起来什么,转头对阴康小声说道:“阴康大哥,我和道满大人在此,是否打搅了你们的仪式?能够见到这等场景,已经是我难得的幸运,不敢再多打搅,我想先和道满大人离开了。”
却是望舒看着一众狐狸们如痴如醉,一时想起有自己的芦屋道满两个外人在,阴康和千乘夫人他们只怕是有些羞涩放不开。自己本来就是受邀来开开眼界的,也没必要为了自己和道满两人就叫主人家有了为难,故而提出想要离开,原是留给阴康他们私密的空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