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康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千乘夫人笑着说道:“望舒仙人,正直仁厚,着实难得,倒是叫我愈发喜欢你了。这拜月之事,我们这些成就了人形的妖族就不便参加,此时站在这里,不过是约束着族人们不要沉醉在月光中四处乱跑,离开了夜之国进入海原而已。你不用担心打搅我们,放心观瞧就是,这等场景,人间可是少见呢!”
阴康也是点点头,说道:“成就人身,自然是要舍弃诸多野兽的本能,若是连这等习惯都克服不了,五百年上的劫数我等根本无法渡过。学人像人,幻化人形,拥有人性,乃是修行的进步,自是不能因为本能习惯,就左右了自己的心灵。”
望舒听到这里,连连点头,也不觉得自己好心闹了笑话,只是佩服这几位的坦诚和坚持,一时便也放松了许多,再没有拘束之感,又是小声问道:“却不知狐族拜月,有什么讲究么?我看它们并不是在修行,而是在举行某种不不受自己控制的仪式一般……”
阴康看了千乘夫人一眼,见她点头,也就说道:“原本这些事情,乃是狐族内部的隐秘,不过告诉你们,倒也无妨。狐族拜月,乃是一种印彻在真灵之中的本能,若是细说起来,大概是有‘思乡’、‘念祖’和‘求恕’三个原因,代代相传,不敢或忘。”
望舒听得阴康这般说,一时起了兴趣,便好生听着他讲述,也不打断。阴康看着逐渐升起的月亮,一时感慨道:“所谓‘思乡’,乃是因着太阴星遍照寰宇,亘古无休,一切有情众生,抬头观瞧明月,都能与遍布天下的亲族,共享一轮明月,以此寄托对于故乡的寄托,却是我等狐族故地,无论是轩辕坟、青丘还是其他,如今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回忆最初的起源家乡,不忘根本……”
望舒点头,连着芦屋道满都是凑了耳朵过来,又听阴康继续道:“而所谓‘念祖’,则是念周天二十八宿之中,属于‘商宿’的心月狐,思念的并非是封神战后册封的那位,而是最初的星宿古神,狐族先祖,早已消弭无踪的‘心月狐’。”
听到这里,望舒就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意思,却是阴康所说的这段往事,似乎与自己的身世隐隐约约有些联系,牵涉到上古浩大秘闻,乃是最初的一批古神,包括望舒和二十八宿在内的那些,除了女娲氏证得混元大罗果位,伏羲氏成就人道先祖,东王公和西王母依旧保留着自身的神性以及神职之外,更多的那些早已消失在时光长河之中,其神职本身也被封神台上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所代替,却不知祂们最后的归宿是何处,又是经历了怎样的事情才会消弭。
阴康没留意望舒的神情,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之中,继续说道:“至于‘求恕’么……先祖九尾狐狸服侍纣王帝辛之时,曾以酷刑残杀帝辛之后姜氏,却是姜皇后在封神台上,被敕封为太阴星君——”说到这里,阴康转向望舒,用口型说南诏土语道“——也就是你的神职”,随后才继续道:“虽是往事越千年,再无是非功过可供评说,可为赎先祖之罪,狐族也本能膜拜太阴星君,祈求她的宽恕。”
望舒听到这里,心中思虑万千,一时间诸多念头涌入脑海,许多猜想都隐约冒头,看着面前的一大片狐狸们朝着天空之中的明月虔诚膜拜,一时间整个人似乎都陷入了一种空灵之感,若有所思,一无所得,耳中隐约听见了两百多年前,女娲陵境界之中,明明自己已经昏迷,却还是铭记于心的几句话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明生死始,亦复如是!”
骤然间,芦屋道满和阴康都是瞬间后退两步,随即就见望舒身上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光芒,就如漫天的月华一般,随即这股光芒扩散开来,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半悬空中的明月似乎都是着实闪亮了一下,接着就见望舒腰间,那一枚象征月读命权柄的勾玉一时浮起,在他的胸口碎裂成细小的粉末,一点一滴融入了他的血肉之中,叫他整个人愈发皎洁柔和起来。
似是有所感应,空地上的一众狐狸都是一时转头,纷纷转向望舒,朝着他虔诚而无意识地膜拜下去!
道满满脸惊讶,就听阴康用汉话说道:“这是……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