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熊道人才轻叹道:“夏桀之时厉山亡,秦始皇之时三山亡,周显王三十二年宋大邱社亡,汉昭帝之末,陈留昌邑社亡。所谓‘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乱,社稷亡也。’,福地洞天消失,大概也是天地之间的一种劫数吧。”
熊道人的话语,在场几人并不陌生,却是此句出自《搜神》,阐述不同时期,天下的山川消失变化的场景,认为这种变化,乃是天下将要发生战乱,社稷面临崩亡的危险。
福地洞天的奔溃和消失,在凡尘俗世之中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征兆,左不过是在一方福地洞天奔溃之后,其附近的百姓或许会在一两年里见到诸多不可思议的景象,影响范围并不算大,可是其背后的意义,却是十分深远,乃是天地浩劫之始,又是道统衰落之兆。
灵均老道沉默点头,良久才说道:“此番妖族进犯洞天,乃是千年未有之怪状;以致福地洞天崩溃,更是道统传承以来,甚少听闻的怪事。一方福地洞天,乃是道统传承之根本,道门立足之门户,一旦洞天崩溃,福地消亡,想要再度开辟,却是难上加难。”
嘉月听到这里,心中也是惴惴,始终她当日虽是见到异象发生,却没有料想到妖族的入侵会引起道门洞天的崩溃,一时有些担心,又是开口道:“师父,如此说来,为何我们这边,不曾受到了侵扰?找离开说,巍宝山也是一众福地洞天之一,又不像五岳、昆仑以及青城那般,自身特异,拥有大能守护,若是妖族来袭,只怕以我们当时的实力,根本是抵挡不住的。”
灵均老道点点头,又是沉默,许久才道:“不到最后关头,此间福地洞天,是断断然不会出了什么问题的。为师与吕道长,都曾在若干年前,抽取委蛇道友他们的记忆,在神念中见识了那一位上主的本尊,晓得他一些根脚,料定他不会来犯。不过事无绝对,望舒这边有了不受法门阻碍的降临手段,为师此番与他回来,便是施展这一手段,以备不时之需。”
灵均老道这一番话,说得十分耐人寻味,却是上主的根脚来路,望舒从扶桑之地也曾了解推测出一些,大概知道此人存在的状态和神通的来源,却不晓得这些消息之中,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隐秘之事,竟是能够叫上主避而不见,不敢前来冒犯。
上主不愿意在大能修士面前露面的情况,望舒是早已理解,也十分疑惑,始终灵均老道等一众道门高人,谁也不曾与这位诡异非常的上主打过照面,如今中原道门之中,也只有望舒曾经与上主有过一番往来。灵均老道出手抽走委蛇他们的记忆,自然是在当年上主凭借望舒的记忆降临在扶桑之时,却是东王公乃是扶桑大帝,吕道长知道那边的变化倒也不足为奇。
见得灵均老道无意继续开口,望舒等人倒也就识趣没有再问。当今天下,望舒师兄妹三人都是来路非凡,远超寻常修士的,若说探听消息,天下应该再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们才是;至于熊道人,则是本身道理高深到了一个程度,凭空就能够推测出许多事情来,若是连他都一筹莫展的事情,寻常人自然也是不能晓得的。
而灵均老道的脾气,从来都是能够说的部分,知无不言而言无不尽;不能说的事情,一字一句都不会表露出来。许是他与吕道长在见到委蛇他们记忆之中的上主之后,发现了什么端倪,又不能宣之于口,当心一旦此事脱离了自己的意识,就会被上主以诡异神通所探知,故而不愿说出,也属正常,也可以算是道门一方掌握的一张底牌,却是这么多年,上主一直走在众人前面,难得有一次算计到他,望舒他们自是识趣没有多问。
熊道人又是叹道:“当年我被道门驱逐,就是因为从经书典籍之中,推测出每一千年一次的大劫。当时我始终年轻,心中惊骇之下,着急禀报了师门前辈,又是沿途之上,大肆宣扬。当时浩劫之事,还是机密之说,门派前辈不愿意提前显露,便寻了一个由头,将我打发出去,原想着此事算是有了结果,谁成想如霜道姑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消息,非要治我个妖言惑众之罪……”
听着熊道人主动提起这一段往事,望舒等人也都是暗自摇头叹息。熊道人的遭遇,说不清是谁对谁错,也是在那个时候,若是提前说起浩劫将至之事,落入寻常弟子耳中,的确是会影响他们的道心修行,又是动摇了道门内部的稳定。只是如霜道姑的所作所为,着实也是有些过分,却是此事本身就是事实,她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强要给熊道人定罪,却是有些过火了。
灵均老道与熊道人相处多年,晓得他一向是与世无争,却又是一直对当年之事耿耿于怀。越是天赋异鼎之人,其实越是骄傲而不肯低头的。熊道人能够从经书典籍的只言片语之中,推测出道门前辈苦苦保守的秘密,其道理和能力,都可以说很不一般;此事之中,熊道人不说有功,至少也是无过,却是道门因此而剥夺了他的修为,还将其一举逐出,其实在他心中,也是十分憋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