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姜映明和龙虎真人都很清楚,以轩辕鸿的武功,对上他们两个里的任何一个都不落下风。别看轩辕鸿这会儿已经死了一半,可只要没死彻底,留得一口气在,就是不容小觑的。
这原也是几家在武学上的理解和侧重有所不同,同样修炼十二正经一路的姜映明和轩辕鸿两人,才会有如此天差地别的表现。姜映明的十二正经,修的是一个万法同源,四十岁时就以童身练得圆满,周身经络圆融,彼此相辅相成,照见脏腑明澈,才得以延年益寿,驻颜有术;而轩辕鸿的武功,则是走了另一个极端,非要将一条经络练得无暇圆满,才能开始下一条经络的修行,便是更难得自身的圆满,甚至还反伤自身,与姜映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中原武林之中,也还有入门三五年,就能速成十二正经的武功,比华存剑派和轩辕宗都要进展神速;却也不见他们练出什么成果来,便是有一个欲速则不达,根基不稳的关系在里面。寻常人吃饭,吃糠菜窝头也能吃饱,吃牛羊豚肉也能吃饱,有吃山珍海味的,就有吃野菜树皮的,到最后都是一个饱,可饱的结果就不一样。
落在先贤口中,这便是“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捍,食谷者智惠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轩辕鸿这一路功夫,就像是吃不饱山珍海味的人一样,虽是时时饿着,可吃进嘴里的东西都是真实不虚,练出来的武功也是高妙深邃,不比姜映明或龙虎真人差上些许,便是各有奇妙的。
姜映明自忖不能力压轩辕鸿,甚至不一定能够胜过他,便是一听得龙虎真人在一旁扇阴风点鬼火,挑唆两家之间的关系,就一时闭口不言,不落入老真人的圈套之中。而轩辕鸿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会儿也稍稍喘顺了些,便道:“老真人所言,便是续命养生的道理,我……咳咳……我是早晓得的。只是轩辕宗的功夫,从来都是这般,以己命搏天命,自有不同……咳咳……宇宙始初,天地混沌,便有盘古,舍身开天,力竭身死……轩辕宗的武道,便是秉承了大道之初的意境,自要……咳咳……自要凶险些。”
他这话说出来,姜映明和龙虎真人都是沉默。原是三家武功,同出一源,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便是象征了大道从无到有的过程。轩辕宗的武道最是原始,也最是根本;轩辕鸿自伤其身,练就无上武道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最初的武者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以命相博,向天博取武学真意的过程。
这道理,连灵渊这样的毛头小子,都听龙虎真人和昭如姑娘说起过;这会儿轩辕鸿说出来,便有些将两位高人当作小孩子一般指点的意蕴暗藏,才叫得龙虎真人也是嘿嘿一笑,尴尬片刻后便转移了话题,道:“现如今天人师进了宫中,便是叫这乱局又多了一重变数。我想这那秃驴倒不敢对皇帝直接下手,就怕他讲的经文里有什么不好的意思,蛊惑了皇帝的心智,便要平添麻烦。”
姜映明点头,道:“东海虚皇在世称神,不过是能哄骗那些山岛之间的愚民;西域天人师身为诸国国师,其歪理邪说却要更厉害些。陛下自是圣明,也难保这妖人还有手段。我看如今只有请真人前辈进了宫去,与陛下多谈谈先贤道德箴言,或可化解。”
轩辕鸿只看一眼姜映明,喘道:“老真人是陛下御口亲封的‘真人’,进宫面圣原是不难。只是……咳咳……只是老真人洒脱不羁,言语无度,若有疏漏,只怕要被人拿住把柄,强加……咳咳……强加了罪名。”
龙虎真人自己晓得自己的精神情况,对轩辕鸿的说法倒也认可,只道:“我是去不成的,不过姜映明这话说得倒是在理。总不能叫皇帝一天到晚只听见那秃驴瞎说,也要有个明白人在一旁劝诫。我这回来,倒是带了个口齿伶俐,脑子清楚的小徒弟,武功学得一般,道藏倒没少读,很是聪颖。既然姜映明提起此事,我倒想把他送进宫去试试,看能不能叫皇帝回心转意,远离外道妖人才好。”
姜映明闻言一滞,一口茶差点呛进气管,这才晓得龙虎真人之前为何一力吹捧自己,原是已经有了这般算计。他这次带来的徒弟不管是谁,要进宫就非要有一个由头,单靠龙虎真人自己,着实有些为难;这会子姜映明的话说到这里,便是不能推脱,说不得要帮忙从中运作,才能叫那人到了天子陛下面前,便不得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白白壮大了龙虎真人在朝中的影响力。
龙虎真人自然也晓得姜映明的顾虑,见他面露犹豫,便也认真说道:“这人说是我小徒弟,其实是茅山一支的传人。原是与我相熟的茅山老道,送他到我这里学些拳脚。那天人师舌灿莲花,传闻精通幻术,最会蛊惑人心,寻常道理只怕说不过他;便让这位茅山传人,以炼丹延寿之说,前去试试。反正做皇帝的个个怕死,幻术再厉害,还抵得过生死恐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