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通知其他的武林同道呢?”肃平阳问道。
“不可。人多嘴杂。我们和皇上一道将‘孔雀会’这只尾大不掉的怪兽诱出来,然后集众而攻之,决一死战,于国于人才大有助益。对于玉笙而言,她的牺牲就不是毫无意义。”
一个月后,前来山上向姬玉笙致祭的各派同道大都告辞走了,李钲也一个人单人匹马地来到了阴山。
身边少了玉笙,一路走来,孤单寂寞,无法形容。但此时心中对玉笙的想念,都被对“孔雀会”的仇恨覆盖了。
既然事情因阴山而起,那就想办法从阴山结束,否则,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玉笙?
和天山不一样的是,阴山并不高大,也不广阔,更不荒凉,阴山附近是富饶肥沃的河套地区,内地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时常有放牧的各族牧民从山下经过。
又因这里有著名的“古途白道”,北魏时曾在阴山南面设白道城,以重兵戍守。
沿途有著名的“青冢”、也即是昭君墓以及战国时期的赵长城、鸡鹿塞、广觉寺、百灵庙等都是很著名的景色。
北朝的著名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描述的就是阴山粗犷雄伟的壮丽风光。
李钲一边喝酒,一边看着周围的景色,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停,马儿累了,也就是他也该休息的时候。
以往从阴山经过,李钲和姬玉笙都未曾停留,如今可谓重回故地,李钲却更没了欣赏风景的心思,抚摸着姬玉笙留下的那枚“定情”戒指。
李钲的心中,比严冬之际一路上少见人迹的阴山还要更荒凉。手上的戒指还在,那热情似火巧笑嫣然的伊人却已远去。
从此再无觅处,他的眼前似乎还弥散着墓园中袅袅的青烟,心中的痛竟是无法平复。
好在他天性并不算阴沉,而是十分开朗,否则他也无心出门了,仇恨和痛苦就能将他折磨得发疯。
吴茗青苦劝多次,希望他振作起来,不要让天国的玉笙难过,并说:“她为你不惜付出生命,你若是每日以饮酒来麻醉自己,不是让她走都走得不安心么?她知道你并不擅酒,每次我们一起吃饭她都不让你喝酒,如今她走了,你倒喝上了,每天还喝得醉醺醺的,会让她多难过!既然你一时还接受不了玉笙的离开,那你就下山去走一走吧!等你想念她了,再回山上来。”
她的话固然让李钲难过之极,但吴茗青自己还没说完,眼泪先掉下来了,只好带着孩子转身跑了。
望着马背上的酒葫芦,李钲还真是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每日沉醉醉乡,人也日渐消瘦,谁都没法劝他。
每次去墓园看着玉笙的坟墓都是独孤婴陪他去,到后来他也不让独孤婴去了,孩子才一个多月大,在墓园这种阴沉沉的地方呆久了未必有好处,李钲不是个迷信的人,却不希望独孤婴的儿子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