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白衣沉浮梦-第170章:姜子期的锦囊妙计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姜子期的锦囊妙计(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柴山也发现了端倪,但他不知道李上阳和林孤生的关系,在锦城的时候,柴山从不关心政治,也不妄议政治,他常年在自己的军营和府邸游走,又因为左小凝从中擀旋,他更是不知道李上阳是何许人也。

“来吧,战吧。”柴山懒得废话,他是宁死不会投降的,与其被林孤生挟持用以威胁左怀玉,不如慷慨赴死,被林孤生杀死,也比自己苟且偷生来的光明磊落。

林孤生没有理会柴山,目光灼灼,紧紧盯着李上阳,后者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却是握紧了刀剑。

“上阳,是你吗?”

林孤生的声音略带颤抖。

他身后的将士们很懵逼,都很沉默。

时光难覆,一别经年。

柴山嗅出了不同寻常的东西,神色忽然戏谑起来,他轻轻拍了拍李上阳的肩膀,后者身体一震,抬头,对上了林孤生不可置信的眼眸,唤了一声:“大哥……”

“哗。”

一片哗然。

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响起,无数士兵都开始小声议论。

他们对于自己的年轻统帅,没有什么了解,只知道曾是出身中州的贵族,是帝国兵马大元帅的儿子,是落雁山庄的女婿,是枪圣张之鹿的弟子……

李上阳眼角有泪花闪烁,握着军刀的手更加用力了些,浮现了青筋。

“你……你还活着?”

“是……”

接着,便是长长的沉默。

林孤生叹息一声,上前一步,李上阳急忙也上前一步护住柴山,军刀指着林孤生,“大哥,你别过来!”

这一下,周琼、唐川、曹顺等人皆是眯起眼,祭出军刀,目光不善。

柴山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他是左怀玉的左将军,是益州政治和军事体系中的最高层,无论是活捉了他还是杀了他,对益州军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林孤生黑着脸,面无表情:“上阳,你要与我为敌吗?”

李上阳没有吭声,只是用刀指着林孤生,不说话。

柴山忽然有些懂了姜子期在第二锦囊内为何要让他重用李上阳,军师果然料事如神,难道早就算到了他的今天吗?那他为何不直接出手干预,杜绝今日?但很快,柴山就反应过来,心想姜子期一定算到了荆州军会出兵,重用李上阳,施恩与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吃亏,至于第三锦囊,如果柴山接连取得大捷,也没有打开的必要。

军师算无遗漏啊。

他开始佩服起姜子期来。

李上阳神色紧张,脸色惨白,但依旧没有后退,“大哥,你别逼我……”

故人相见,本来应该青梅煮酒,伶仃大醉,一同把酒言欢,但却分属不同阵营,彼此为敌,兵戎相见。

林孤生沉默了,没有再往前一步,气氛就这么僵持下来。

柴山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心跳陡然加速,如果能活下去,谁愿意就这么死?其实柴山决定活下去的理由是因为他知道,之前李上阳背着他逃走,是逃不走的,与其横竖都是死,不如死的体面一点。但现在不一样,更何况看了姜子期的锦囊,他更觉得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大帅,不能就这么放了他啊,他是益州军的左将军!”曹顺开口,有些焦急。

周琼瞪了他一眼,曹顺才讪讪一笑,悻悻地闭上嘴,只是目光仍然有些不愿意和不甘心,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军师高坤也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也是暗道一声。

其实,他们都知道今日想杀柴山已经悬了,他们了解林孤生,林孤生重情重义。

“你走吧。”

“大哥……”

“走吧,再见面,我不会留情。”

林孤生冷漠开口。

李上阳早已泪流满面,军刀“哐当”一声落入地上,柴山叹了口气,深深看了一眼林孤生,拉着李上阳堂而皇之在众人的视线里走了。

……

大凉西南,益州,锦城。

今日夜里左怀玉辗转反侧,始终难以入眠,他的第六感很强,左氏雄踞西南,世袭罔替数百年,也曾参悟仙族典籍,他的灵觉很出色。所谓灵觉,就是一种潜意识的感官,这些年每次这样忽然心事重重步履沉沉,就一定有大事要发生。

最终,他穿上衣物,推门而出,取出一本兵书趁着月色下的油灯研读。

“主公。”

“先生这么晚也没睡,是在等我?”

左怀玉心中咯噔一下,有一股不详的预感萦绕心田。

“左将军兵败了。”

“哐当“

竹卷跌落,左怀玉愣在原地,嘴角有些颤抖:“他……柴山怎会兵败?”

其实左怀玉得知陈兼的弟弟陈彬死了,就有一种感觉,只是不确定,他满脸震撼之色,想说什么,却觉得什么也说不出来。

幸好。

姜子期却笑了:“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无需忧虑,左将军性命无虞。”

左怀玉心中悬着的大石头终于是落地了。

“主公,可派范珂老先生前往湘南战场辅佐左将军,左将军和上将军同心协力,一定能迅速破局,湘西……暂且放弃了吧,留给荆州。”

左怀玉颔首,表示同意了。

姜子期起身告辞,出了小院,他忽然抬头看向隐匿在云层中的圆月,思绪却回到了很久以前,那时,他曾叮嘱过林孤生,说过一番话。

“你记住,你心软,以后,……嗯,说话,就要说仁义道德的话,做事,就要做心狠手辣的事。如果你说嘴狠辣的话却干最仁慈的事,江湖和政治,你都难成气候。……”

“你还是心软啊。”姜子期摇摇头。

……

天授一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零陵保卫战”结束。

林孤生收复零陵,全歼驻守零陵的益州军约五万人,柴山和李上阳逃离零陵后,调鹤城、宝庆的益州军撤离湘西,往南逃走。林孤生命屯兵在大庸和武陵的十万荆州军南下,进驻宝庆和鹤城,至此,湘西六郡,全面被林孤生控制。

如果按照和杨万里的盟约,这个时候林孤生该率军从湘西撤离返回荆州了,但是,盟约?扯淡。

死亡了那么多人,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就这么打道回府?

杨万里如今自顾不暇,正是荆州军政府将湘西六郡纳入囊中的最佳机会。

成立湘西军政府,迫在眉睫。

和益州军进城不一样,荆州军进城后,只是废除了湘西的律法,百姓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荆州军进城,没有烧杀抢掠,没有益州军那样劣迹斑斑,只是占据了各地郡县的城楼关隘和箭楼以及城内的官府设施,诸如粮仓、驿站、县衙等地。

欣欣向荣。

荆州军的素质得到了湘西百姓的拥护。

在高坤暗中唆使人散布舆论,说杨万里彻底放弃湘西,将重心转移到湘南战场,成立湘西军政府的事情,更得到了许多百姓的拥护。

但还不够。

依照经验,林孤生要铲除湘西地方的氏族和封建残余,只有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拥护,湘西才能真正对军政府有归属感。

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

<!--PAGE 5-->

自然是土地和阶级,只有日子好过了,才会心里对军政府和潭州政府有一个细致的比较。

林孤生雷霆手段,当即颁布《湘西军政府田产与土地变革条例》,各地氏族若不交回土地,且以大量资金和粮食支持湘西军政府,一律铲除,格杀勿论。浩浩****的清剿活动在各地上演,百姓有了过冬的粮食和煤矿,无不欢呼雀跃,赞叹军政府。

天授一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湘西迎来了第一场雪,湘西军政府在五溪成立,林孤生任第一任临时总督,独揽军事、经济、政治三大权力。

当日,林孤生起草《湘西军政府征兵布告》,和荆州军政府一样,实行土地分封制,有军人户籍的家庭,可分得田产,其他的良田,统一由军政府管理,以微末代价租赁给百姓耕种。

湘西军政府的呼声达到顶峰。

<!--PAGE 6-->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