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的队伍在魔都轮换着大练兵,逐渐提升实力,魔族的高层看出人族的想法,也乐得有如此,随后不再关心此事,这种残酷的练兵成为一种常态。
这种常年高强度的战斗需要大量的资源,无论是兵器盔甲,还是疗伤丹药,都是个无底洞,还得魔族发动整个魔都的势力调集资源供给前线的战斗。
魔都得各家势力见不需要出人,光出钱粮丹药矿石等物资就可以,觉得也挺划算的,就这样,大练兵成了两族的后勤保障大比拼。
魔族想不到即墨有险境的极品矿脉资源,并且在险境中建造了许多丹药自动生产线以及装备自动生产线,因此这些东西都不缺,而且还能卖给中土的其它势力换取所需资源,即使不用险境的资源也可以自给自足。
再说佛印分身在梵城的藏经阁中参悟山村美景图,同时承受祭坛的反噬之痛。
经过近四十年的时间,总算是将祭坛的魔气消除,不再对身体造成伤害了,而山村美景图也可收入体内,不再需要镇压祭坛。
取走图后,此时的祭坛金光四射,将整个梵城笼罩在内,成为一片极乐世界,城内的居民心内存满祥和,不再有负面的思想。
对于这种状况是好还是不好,即墨无法做出判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必要让全部人都认可自己的观念,再说自己的思想也是在逐渐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受到其他人的思想影响下逐渐成为自己的思想,谁也说不清究竟自己的就是对的,那只会形成执念,反而促使心魔诞生。
不再需要在藏经阁守着后,即墨决定前往天刑无形师徒那边,不知道还在不在约好的地方等着了,不过按照佛门弟子的想法,在哪里修炼都一样,因此,留在原地的可能性大一些。
出了藏经阁,守在门口的弟子大吃一惊,因为即墨进去的时候他见过,没想到他在里边呆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他有多少军功,可是看他的修为,几乎没有变化,看来这些年在藏经阁是浪费了。
即墨不理这个守门的家伙在想什么,离开寺院,快速赶往约好的地方。
时间不长,即墨已经感应到师徒俩的气息了,走到近前,是一个简陋的小院,院内有一所草房,刚刚能够遮阳避雨罢了。
刑天和无形感应到即墨的气息后,已经出门等候了。
见面后,即墨道:“两位大师别来无恙啊?”
刑天对即墨道:“空凡小友,看来你成功了,真没想到会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不知事情可否顺利?”
即墨将进入藏经阁后发生的事情跟刑天讲述一边,不过却隐去了山村美景图的事情。
刑天听完即墨的描述后,皱着眉头道:“听小友所说,祭坛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应该是魔气太盛,舍利的佛气已经不足以压制魔气,反而助长了魔气的暴涨,正如用水灭火,水可克火,但如果是杯水车薪的话,水反而会助长火势!”
刑天的解释和即墨的猜测倒是一致。
即墨道:“只是这魔气是由人心而来,光是灭魔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本质上还是人类的各种贪婪成性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导人们向善的观念。”
刑天道:“没想到小友看得这么透彻,一定是慧根深种之人,不如随我渡入佛门,一同渡化世人!”
即墨反问道:“大师可知生而为人,为何却贪婪成性?”
刑天道:“小友不知,人有贪嗔痴所苦,有七情六欲所累,自是心魔丛生,难以自拔,若能皈依佛门,自会斩断尘缘,渡入极乐世界!”
即墨道:“如果人人都到极乐世界,那时间还有人类存在吗?”
刑天知道,佛界斩断尘缘后,自不会与人结婚,生育后代,因此如即墨所言,到时候人类真的灭绝了。
即墨见刑天无言,接着道:“大师看我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我认为人之所以贪欲丛生是因为需求无法的道满足,正如一个人贪钱,贪权,贪色,是因为这些东西代表着他的需求,如果不需要钱也可以的道足够的衣食住行,不需要权也可以做到想做的事情,人人都可将自己改变成自己认为最美的样子,那还有人去贪欲吗?,如果人人公平,那他还需要去和别人攀比吗?”
刑天想了想道:“小友所言确实有理,可是天下之人何其多,如何能够做到人人平等,事事公平?”
即墨道:“佛门想要渡尽天下应渡之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就不可以为这份理想奋斗吗?何况佛门改变的只是外在,而我改变的是内在,若是改变内在,不就没有外在了吗?到时候就不用佛门如此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