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江湖(1-3册)-(四)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杨教授和李天道在孤鸿岭上拆了三百多招才分出胜负呢……”

“是在光华宫的密室里打的吧?”

“没错,李天道是被打死在他自己的碧晶神座之上的……”

杨冰川显然意识到了他提到魔教之战的后果,立刻又问道,“谁能够讲讲为什么降龙掌法和张三丰理论体系矛盾?”

杨教授在问这句话的时候,选择性地提高了他的声音。那些认真听讲的学生,听到的仍是原来的音量,而那些在交头接耳的学生,听到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三倍。

许多内力修为很高的人,可以影响声音在四周的干涉。如果能控制声音只朝一个人递送,而用内力抵消其他方向的传播,便是江湖上广为人知但鲜有人掌握的“传音入秘”。杨教授刚才利用的,是类似的原理,他这一招很灵验,开小差的学生们都陡然一震,相互咋一咋舌,教室里瞬间又变得鸦雀无声。

杨教授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关于“其所以然”的问题。剑、掌、刀、器的学生都低下了头。

周远心中自然有非常详尽的答案,他又踯躅一番,终于鼓起勇气缓缓举手,但是杨教授已经示意另一个理论系的学生来回答。

“因为降龙掌法违反了三丰阴阳定律。”那个学生说道。

杨冰川朝他点头,露出了一些赞许的神情,然后回身到黑板前,开始书写张三丰著名的平方反比公式。教室里开始还能保持安静,但时间一长,又开始了窃窃的嘈杂,继续议论魔教的往事。

只有周远和几个理论系的学生跟随了杨冰川的板书。那些外系的学生虽然对降龙掌法津津乐道,但对于这种掌法和阴阳定理之间的算学联系,却没有太大的兴趣。

杨冰川教授写完三丰阴阳定理,又开始书写描述降龙掌法的内力方程,然后开始做严密的算学推导。周远很清楚,杨教授推导的最终结果将是降龙掌法方程和平方反比定律的完全不可调和。正是因为这种不可调和,武学界虽然能够写出描述降龙掌法的内力方程,却不知道该如何练成这样的武功。

周远怔怔地看着那些数学符号,心中涌起一股哀愁。

周远对阴阳定理了如指掌。名扬天下的阴阳定理清楚地告诉所有习武之人,他们能够运用自然力发出多么惊人的威力。同时,也清楚地揭示出这威力的极限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习武之人的“丹田通径”

丹田通径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丹田穴激发阴阳势差的能力。丹田通径越大,能够积蓄的阴阳势差就越大,传导内力的能力就越强。

张三丰的大弟子宋远桥从经络学的角度对丹田通径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丹田通径只和先天身体条件相关,而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进行提升。

以前武学界常说,某些人的天赋高,某些人的资质差,听上去多少有些主观。现在终于在三丰阴阳定律中找到了实实在在的客观证据。丹田通径大的人,才具有练成深厚内力的潜质,丹田通径小的人,对于武学来说,就是先天不足。

大约十几年前,杨冰川教授和武当的太仓道长一起,研究出了一种极为便捷的测量丹田通径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出一个超过六岁的人的丹田通径。这种方法被命名为太仓杨方法,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从此各地武学院都纷纷运用这个方法,检验习武少年的潜质,极大地增加了武学人才培养的效率。

周远满六岁的时候,母亲带他到杭州很有名的一个少年武馆。当时的周远既不知道三丰阴阳定理,也没有听说过太仓杨方法。一个满脸虬髯的师傅将一股内力从他背后输入体内,让他浑身不适。之后那个师傅朝母亲摇摇头,说了一些诸如“太小”,“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小的”之类的话,母亲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

后来母亲又带周远去了三四个类似的武馆,情形都很相似。师傅们都对他们母子冷冷地摇头,许多脸上还带着讥笑的表情。周远隐约觉得这件事情让母亲变得越来越痛苦,他不希望让母亲失望,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内力输入体内的时候,他只感觉到丹田寒暖胶结,浑身一阵一阵的恶心,他强忍着,以为多忍一会儿可以让母亲开心一些,直到哇哇大吐,昏倒在地。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母亲就像换了一个人。她依然干着繁重的活,但是脸上却没有了往日的那种光采。她依然把省下的钱放进铁罐里,但是却不再说“这是你燕子坞学费”那样的话。母亲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腰背变得越来越佝偻,有时候晚上会疼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周远就会起来给母亲按腰捶腿。母亲就会抱住周远,在窗外照进来的月光下慈爱地端详周远的脸,然后发出轻轻的叹息。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约一年多,母亲才又恢复了一些往日的神采。她又开始加班做一些零活,说是要给周远存着将来参加文官考试的书费和路费。但那时燕子坞已经深深铭刻在了周远的头脑里。燕子坞已经不再是母亲灌输给他的成为一代侠客的伟大志向,对周远来说,燕子坞已经成为唤回过去那个美丽健康,神采奕奕的母亲的梦。

后来周远从一张包衣服的旧报纸上读到了《张三丰猜想——武学皇冠上的明珠》,下定了去考燕子坞武术理论系的决心,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凝视了他好久,没有说话。再后来的一天,周远在城外一家餐馆里帮工,有人跑来告诉他,母亲在城里被马车撞了。母亲从此再没有能够站起来,但是得到了一笔赔偿费。母亲把这笔钱给了周远,并拜托一个熟识的车夫送他去燕子坞参加了考试。

周远考上后去入学的那天,母亲坐在马车后面的平板上送他到杭州郊外很远。她告诉周远,她可以养活自己,教他不必牵挂,假期也不用回去看她,可以在燕子坞或者姑苏城打工赚些钱。母亲说,她能为他做的就是这么多了,她相信周远最终可以过上比她好许多的生活。

周远念完大一,拿着在膳房打工以及给袁亮季菲他们代写作业赚的钱,买了许多水果补品回到杭州郊外母亲住的茅屋,却发现母亲已经不知去向。邻居告诉他,母亲已经搬走,临走时交代邻居说,如果她的儿子回来找她,就说让他不必再找,让他自己照顾自己,如果有一天他成为了大人物,她自然会知道,他也自然会找到她……

<!--PAGE 5-->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