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塞坐着马车驶离姑苏城的闹市,一路向东而去。
姑苏城东边的城门之外,有一片叫“官郎浦”的住宅地,那里有近百幢毗连的屋舍,许多来姑苏城打工寻梦的外乡人都居住在那里,不少各地的会馆也在那里选址,张塞租的房屋就在齐鲁会馆的后面。
张塞进了院子,打开东首的房门,屋子里漆黑一片。
他擦火点亮了门口的油灯,屋里简单的摆设从黑暗中隐现出来。那是一个大统间,左右两角各摆着一张窄小的单人床,中间靠窗的地方是一张书桌,另外还有几个零散的橱柜。
左边的那张**折射出一个年轻男生的剪影,随着油灯渐渐变亮,他清秀苍白的面容也变得明晰起来。
周远蜷缩着,看上去睡得并不安稳,他的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微小的汗珠。在他身下,压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上面是两幅很大的画像。
那是一张一个多月前的《武林传奇》,画像中一位是柔逸飘渺的绝美少女,另一位是气宇轩昂的英武青年,下面的大标题写着“六皇子七夕成婚,缘定江湖第一美少女”。
张塞吃了一惊,飞快地走过去将报纸从周远身下抽了出来。
潘曼丽允许员工每天免费拿一张当天的报纸回家,张塞也会买一些其他报刊回来给周远看,权当给他解闷,不过他每天都会对报纸的内容做仔细的检查,但凡有报道量子武学,或者六皇子王素婚事的那几期,他都会仔细地甄选出来,谨慎地过滤掉。
周远的身体**了一下,睁开了眼睛。他的神情疲惫中带着焦灼,仿佛一直浸没在某种深沉的臆境中。他的目光聚了一会儿焦才看清张塞站在床前,直直地望着他。
“你又做梦了?”
周远点点头。从几个月前开始,他就一直反复做着一连串相似、模糊而跳跃的梦。梦境总是从延绵的城墙和一座宏大的城门开始,然后是波光闪耀的水面,缓缓倒退的垂杨,伴随着若隐若现的灯火,低低的丝竹管乐……然后是一片城市的灯红酒绿、熙攘喧嚣和穷奢极欲……紧接着则是一片破败的屋舍,几个衣衫褴褛面目模糊的乞丐,一片悲苦压抑的气息。这种奢靡与悲苦交替闪现,充满了焦躁与不安,直到出现一个高高耸立的挑檐亭阁、一畦种满鲜花的园圃、一个蝴蝶形状的池塘,最后,是一张隐隐约约的女孩子的面容……
“我问你,你怎么会拿到这报纸的?”张塞的声音里有明显的不安。
周远坐起来,揉着他的眼睛,“在院子里捡的,是柴大娘包完东西扔在那里的吧,不记得以前看过这一期。”
“那……这上面的文章……你都看了?”张塞试探着问。
“是啊。”周远回答,“六皇子和王仙子,金童玉女,真是令人羡慕!报上说,他们谷雨节会来寒山寺还愿,这是真的吗?”
“也许吧,据说六皇子去年在寒山寺求了姻缘签,然后果然很快就订婚了,按道理,是要来还愿的吧。”张塞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远的表情,确定没有特别的异常后,才稍稍舒出一口气,然后将报纸折起来。
“有什么问题吗?”周远盯着他手中的报纸,眼睛里闪出一丝疑惑。
“没有啊。”张塞背过身去,走到书桌前面,把报纸塞进了一个抽屉里。
“那你为什么紧张?”
“我哪里紧张了?你晚饭吃的什么?”
“没吃。”
“没吃?你是不是又睡了一个下午?睡太多不好的。”张塞转身准备到厨房去帮周远热晚饭。
“睡太多不好?那我还能做什么?”周远话语里带着点怨气,但更多的是沮丧,“你不让我到外面去,我就只能待在屋里看报纸,现在你连《武林传奇》也不给我读,我就更只有睡觉了。”
“我没有不让你读《武林传奇》。”张塞摊开两手做出冤枉的表情。
“那就是你故意没有让我读那一期。”周远说,“六皇子和王仙子的报道占了整个头版,一定是很重大的新闻吧,之后肯定有许多后续报道,可是我却一篇相关的文章都没有看到过。”
周远的语调很缓慢,逻辑却很分明,让张塞感到一股寒意。他后悔不该在看到报纸以后那么紧张地去追问,如果他刚才表现得更若无其事一些就好了。他原来以为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反应会变得比较迟钝,但是最近一个多月来周远的思维已经恢复到差不多和从前一样敏锐。这大概就是因为章大可所说的他仍保留着一些人格和知识记忆的缘故吧。
张塞走回到桌边,哗地拉开抽屉,把报纸拿出来,然后几个快步走到周远面前。
“你要看就看。”他把报纸扔到**,“皇上的儿子要结婚,新娘是武林第一美少女,难道还能和你有关系?”
周远微微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你呀,的确是在家里闷太久了,什么事情都疑神疑鬼。”张塞说道,“我去灶房给你热两个馒头吧。”
“不用了,我不饿。”周远摇摇头,他将**的报纸拿起,若有所思地凝视着那幅巨大的图画。
张塞心里自然又是一阵紧张,生怕王素的画像会勾起周远对过去的记忆,忙引开话题说道:“六皇子七夕成婚以后,他就正式有资格备选皇太子啦。”
周远的视线果然从王素转到了六皇子的画像上,问道,“那六皇子会被立为太子吗?”
“九位皇子里面,大皇子和六皇子应该是最热门的人选,大多数朝代选太子都以立长立嫡为原则,轩辕朝虽然并未强制规定,但最近的四任皇帝都是非长即嫡。”
张塞精研历史,对历朝历代的续统问题都如数家珍。
“可是这长和嫡之间又如何选择呢?”
“轩辕朝立储,分为见习、民意、殿论和圣裁四个部分。”张塞说,“最重要的肯定是最后的圣裁,也就是当今圣上的意见,但是皇子们在不同岗位上的历练,民众的爱戴程度,文臣武将以及武林等各方面的意见也很重要。六皇子驻守边关,屡立战功,在军队中威信极高。大皇子这几年在各地做钦差,把长安、洛阳等几座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大臣们的赞赏……因此从文治武功的角度来说,两人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不相上下。”
“这文治和武功,哪个又更重要呢?”周远又问。
“本朝边关,虽偶有敌患,但相比汉唐,却微不足道。轩辕朝自立国以来,一直重视吏治的革新与民生的经营,因此一个懂得治国安民的太子,或许更容易胜出吧。”张塞回答,“坊间一直有传闻,说大皇子已经在圣上面前立下军令状,长安洛阳之后,就要来监理姑苏城。圣上也已经答应,倘若大皇子能将姑苏城治理得井井有条,便会立他为太子。”
“如此说来,六皇子岂不是机会不大了?”
“也不一定。”张塞说,“姑苏城的人口规模比长安洛阳加起来还要大一倍,居民结构,帮派关系也要复杂数倍,就算那传言是真,监理姑苏城既可以是胜机,也可能是败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