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经》一曰周身关窍,二曰火候次第,三曰内景隧道,此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且须知关窍,欲行火候;欲行火候,须知内景……”
总之,就是槐安的快活日子,变成了早起修行。
数月下来,槐安的修为倒是有了些增进,竟然可以同环琅天涧的弟子们切磋了。
奕丞看着台下执剑的姑娘,嘴角微微扬起,如今把他这个“童养媳”丢出去,应该不至于再被人轻巧暗算了吧。
“邽山还没有异动?”奕丞侧身问身后候宸。
上次奕丞去仙鹤居以为能与东海世子打个照面,却只见到几个虾兵蟹将,奕丞顺藤摸瓜,才知天族欲重翻九万年前的一桩旧案。
要说这桩事,还是槐安惹起的。
夏末之时,槐安去邽山借转阴为阳之术撞见了升羽坤道,升羽坤道虽隐世多年,但其名号在环琅天涧可谓是如雷贯耳,一是因着升羽坤道本就是祖师爷那一辈的神灵,关于她的流传颇多;二来,他们的师祖三清真人的传记中也曾反复出现过这个名字,且是在渡劫那一篇。
升羽坤道原是天族之人,但在幽云隐世多年,以至于天族以为她早已身归混沌,但槐安遇见升羽坤道之事在幽云尚未传开,却不知为何天族已尽人皆知。
“升羽坤道还是天族掌执仙君之时,麾下雄兵皆是论功行赏,倒不曾听闻救济于谁。”良久,奕丞忽然问,“你可答应了她什么?”
候宸瞧了瞧竹生,他憔悴着一张脸,垂着头间手紧捏着衣摆,似有点惊慌。
竹生神色微微一闪:“并未……”
“是吗?”笃定而又轻佻的语气。
“神尊恕罪……”竹生冷汗涔涔,忙不迭地叩在地上,估计因为行动幅度过大,气息微喘,“确……确实让我给您带一句话,并非我有意隐瞒,但因着是些……是些忤逆之词,我才一直没有说。”
“但说无妨。”
“她说……说崆峒印乃是正道神印,若如今神尊还想……想将其据为己有,抑或是别有所图……且要问问她手上的拂尘同不同意……”
交代完毕之后,竹生立刻将头垂得更低,不敢迎视神尊的目光。
崆峒印说是正道法器,但是九万年前为祸幽云的也正是此物,这法器在幽云生灵心中早已归纳为妖邪之物,众灵提及它都心有余悸。如今却说此物为神尊所有,这不是等同于骂神尊是妖邪?岂不是大大的忤逆?
竹生煞白了一张脸,伏在地上心惊胆跳地等了半天,却等来头顶一声哂笑。
奕丞继续道:“执掌此印虽可重塑过去,却无法改变结局,与其做一个历史的推动者,不若……”他眉目落在镜中与那些弟子闹成一片的槐安,淡然一笑,“做一个旁观者。”
候宸与竹生极少看见他们神尊露出这样的神色,互相望了望,俱是不解。过了一会儿,候宸又说:“那几个东海小虾不是点名道姓地说小师娘见过升羽坤道吗?”他小心翼翼地询问,“尊主为何不问问小师娘?”
奕丞眸子清冷地嘱咐:“暂且别跟她提这事。”
候宸更加不解了。
为何神尊宁愿费尽千辛寻人,也不愿与小师娘启口半字?
候宸正要开口询问,突听外面一阵慌乱脚步接踵而来。
“神尊——”三位弟子负伤而来,“红竹林发生一件怪事,神尊还是亲自去红竹林瞧一瞧吧。”
<!--PAGE 5-->
逶迤万里的红竹林将无垠的天映衬成一片云海奇景,而奇景之中,身缚窄袖蓝袍的弟子平平整整地躺了一地,且全按照身段长短依次摆放,顺下的头发与衣角连个褶皱都没有,若非他们脖颈处的静脉还在有力地搏动,看着就像是等着埋入土的尸首。
竹海翻飞,悄然无声。
一弟子手中铁刀都抖成软剑了,但还是敬业地继续虚张声势:“神尊不消片刻便来,你若此时束手就擒,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话未说完,只见竹海深处有一道眩光回闪,直面袭来,速度快如疾风犹如一道平铺而来的薄刃,弟子来不及闪躲,一声惨叫后直直凌空飞起!
“门中弟子年幼不知事,多有怠慢。”奕丞一步上前,口吻间难得带了几分尊重之意,又道,“却不知升羽坤道今日为何事而来?”
升羽坤道?
隐世数千年、苦寻数个月未果的升羽坤道?
几人一步凑前来,只见红叶翻滚,延绵成浪,然满目红叶之中,升羽坤道头束绘银挽带,腰系白玉长绦,袖间拂尘犹如水中龙须顺滑浓密,浸于瑟瑟风中。
“奕丞啊……”升羽坤道这慈爱的一唤,唤得一旁弟子面面相觑。
她目光在奕丞身上来回梭巡,又感叹道:“九万年不见,你又长高了。”
这种长辈对晚辈的口吻算是怎么回事?
奕丞却只敛眉顺目:“到底不再年少。”
“是吗?”升羽坤道笑呵呵道,“倒是听说你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万万年后归于混沌,见着了你师尊,他必然是要笑话你的。”
奕丞几不可察地笑了笑:“想来师尊当年早已料到今日。”
升羽坤道意味深长地睨了他一眼,淡然笑开的嘴角漾着几分失落,却没在说话,只杵着木杖往红竹林深处去。
“且慢。”奕丞喊住她,“这红竹林今非昔比,您又如何不知?”
升羽坤道心头微微一滞,须臾,她回头来,雪白的眉尾轻挑:“若老身非要进去呢?”
奕丞揖手一礼:“那就得罪了。”
她一愣,却不过一刹,不怒反笑:“老身这一把骨头定然是胜不了你,不过我光明磊落了这些年,还是头一次暗地里给人使绊子。为保我晚年名节,我觉得还是须得告诉你才妥当。”
听她言及槐安,奕丞眉头这才有所牵动:“什么意思?”
“今日瞧见你后山那株黑色曼陀罗,老身一时技痒,给了它一点灵力,它倒也争气,竟然幻作了女身。”升羽坤道缓步前行,“这黑色曼陀罗乃是罕见的情花,化形之时,戾气颇重,方圆数里的气息只需闻上一闻,药效同**相等,槐安那丫头回程之时定然是要经过那一处的,不过倒也要不了那丫头性命,但若……”
她话未说完,奕丞已转身离去。
<!--PAGE 6-->
隔着很远的地方,未察觉风吹草动的弟子仍在切磋比试。
槐安下场休息,殷勤备至的弟子已将温水奉上:“小师娘,你说赢了你的可以吃鸡腿,还可以下山玩,作不作数?”
槐安自己都不记得自己说过这几句话,敷衍一摆手:“作数,作数。”
“我把名字给你记好了。”那弟子兢兢业业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来,“今晚要加鸡腿的有十九师弟、十一师兄、大师兄、北堂小弟、九师兄……”
槐安听得瞠目结舌,一把将册子抢了过来:“我输了这么多场?”
“嘿嘿!”那弟子摸摸鼻子,“我这就去叫膳房给他们打点好干粮。”
槐安苦笑:“去吧。我去找你们神尊商量商量下山的事,万一商量不拢……”
那弟子左瞄右觑地在槐安耳边小声建议道:“小师娘你不妨威胁试试?”
“怎么威胁?”槐安眼睛一亮,跃跃欲试。
“这样——”那弟子将槐安手里的鞭刃小心拿起来,然后将之搁在她脖子上。
环琅天涧的弟子要下山一趟本就很难。让奕丞给这写了足足四页纸上的人一一放行,他估计会气得在她上吊的时候帮她推推凳子……
可他们既唤她一声小师娘,那她定然是要言出必行,否则以后还如何得他们的信任?
槐安敲自己的头,絮叨:“槐安啊槐安,非要夸下如此海口?”
槐安一边后悔着,一边往里殿去,却不过才下百步石阶,就觉有些口干舌燥,呼吸急促,甚至连胸口也开始发热,像是体内有一股子磅礴热气着急地往外释放。寻思着她最近勤学苦练,怎的身体反倒大不如前了,正好石廊外有个幽潭,她将裙裾别在腰间,翻过石廊,又顺手摘了片巴掌大的叶子折做漏斗样。
晴云淡日日光寒,冬末的天,潭中薄冰犹如水缚轻纱,零星几片落梅纷纷然。槐安轻敲薄冰,舀了两叶潭水,透心凉的甘甜入腹,但是并不能解她体内翻涌的一腔燥热。
“果然是很像。”一个刚柔并济的女音在身后响起。
槐安一顿,看见水镜中的自己旁边站了位黑纱红绸、妆容明艳的女子。
“你是谁?”槐安委实吓了一吓,这环琅天涧从无女子,此女出现得蹊跷也罢,青天白日还穿着如此怪异服饰,不禁让人生疑。
“自然是环琅天涧之人。”女子一双狭长的丹凤眼将槐安里里外外地打量了个遍,“你很像一个人。”她说着便凭空幻化出一轴画。
槐安没有更多时间来考究她这句话的真假,所有视线已经被那幅画吸引过去。
画上人一身长袍逶迤曳地,端坐在一隅窗下,璀璨流苏下,她露出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得于作画之人技艺精湛,将那样一双眼睛描绘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PAGE 7-->
“我明明记得画中女子已死……”女子声音不娇媚,却也不傲慢,只垂目有些伤神的模样,“我这记忆倒也奇怪得紧,什么都不记得,却记得这样一幅名不见经传的丹青。”
她笑了笑,又说:“适才失言了,这大概就是你吧。”
女子的嘴一张一翕又说了些什么,但是槐安已渐听不清,也看不清那幅画,只隐隐约约地看见那女子蹲下身来,眼眸半眯,打量道:“抱歉了,本体所致,非我所愿,但不过是一点小药,不会伤及性命。”
“什么……药?”短时间内,槐安已声音微弱,微不可闻。
“你可以理解为……**。”
两个字如千钧之重砸在槐安心口。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