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爱-暗戀桃花源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暗戀桃花源(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緣起】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

那一年的桃花開得特別爛熳,雖然只有兩三株,連在一起,卻也頗成氣候,遠望去,緋粉如雲,走近了,旖旎似夢。

她在桃花樹下遇見他──她丟了錦袋,回頭去找,恰巧是他拾到了──很俗套的開頭,可發生在年輕男女身上,便註定了會結一段桃花緣。

他看著錦袋上繡的「陶」字,問:「小姐可是姓陶?」

她點點頭,反問:「公子貴姓?」

他笑:「我不是什麼公子,一介草民罷了。姓柳,名觀風。」

她瞪大眼睛,脫口而出:「不可能。」

「什麼不可能?」他詫異,「這名字有什麼不對嗎?」

她羞紅了臉,低頭捻著衣帶,半晌不語。

那一種女兒羞態落在他眼中,不由心中一動,卻故意說:「大概是我名字太土,讓小姐見笑了。」

她搖搖頭,聲音又低又柔,宛如一唱三嘆:「我叫陶聽雨。」

他心裏的桃花一下子就開了。

柳觀風,陶聽雨,連名字都是成雙成對的,這簡直就是老天爺刻意安排的一場姻緣。太奇巧太震盪,他反而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生怕說重了,惹她生厭,說輕了,又嫌敷衍。

然而越是沉默,他們兩人之間的那股憑空而起的異樣風聲便越覺纏綿呼嘯,鼓得兩個人的袖子都滿滿的,心也滿滿的。

最後,還是她先開口:「我該回去了。」然後故作隨意地說了自家住址,「很遠的,回去晚了爹會罵。」

他含笑點頭,也不知道聽明白了沒有。

她走出很遠才敢回頭,他仍然站在桃花樹下,長衫被風吹起來,啪啪地揚著。看不清面目,但她卻覺得兩個人的目光已經在桃花的上空相遇,迸出電光石火。

從此便害了相思。

她成日坐在窗前,說是刺繡,眼睛卻一直望著窗外,手上一動,指尖滴出了血,染在繡繃上,讓她愣了很久,然後,眼淚也跟著下來了。

她在那血漬處繡了桃花,想他為什麼還不來。是不明白她的意思,還是沒聽清沒記住她家的住址,或者,他根本不在意她?

母親看出了她有心事,半夜裏同父親商議,女大不中留,該是給女兒找婆家的日子了。陶老爺笑笑說:女大當嫁,倒也是正理。

話風放出去,第二天媒婆就排著隊登門了,這個說城南李家莊綢緞莊李少爺德才兼備,那個說城北楊家堡糧油鋪楊少爺品貌雙全。

陶老夫人拿了庚帖,左掂量,右比較,再三拿不定主意,索性去問閨女:你覺得哪家好?

問一句不答,問兩句,姑娘的眼淚下來了,問了百十來句,聽雨小姐終於吞吞吐吐地透露了心事:若不能再見柳公子一面,問個明白,再不甘心的。

陶老爺聽說了,呵呵一笑:柳觀風,這名字取得倒也雅致,想來是有些根基的。遂找了媒婆來細打聽:這武陵方圓十里,可有一戶姓柳的人家?可有一位公子尊名柳觀風?

媒婆去了半日方回來,眼風唇角全是不屑:這叫柳觀風的年輕人倒是有一個,卻不是什麼大戶人家的公子,而是江上一個打漁的窮戶。

陶老爺苦笑,聽他名字雅致,還只當是什麼飽學之士,卻原來是從營生上取的大實話,一個打漁郎,可不是要觀風向看天氣的麼?遂找了女兒來,親自勸道:老父雖然辭官歸隱,淡泊名利,眼中也沒什麼門戶之念,不過我陶潛的女兒出嫁,總要找一戶書香門第才好,嫁個打漁郎,豈不辜負你滿腹詩書,綺年玉貌?

陶小姐聽了,也有些心灰,然而再回思那日桃花樹下一顰一笑,一言一語,心裏只是放不下,婉言回道:他雖家貧,未必德才見虧。父親「採菊東籬下,幽然見南山」,不也是一介花農麼?花農同漁郎,也算得上門當戶對吧?

陶老爺哈哈大笑:既然你有這番見識,我便專程去拜訪那漁郎一回,當面問明了志向心意,再來商議。

黃昏蒼茫,江上漁歸,來買魚的主婦們早早拐了籃子站在岸邊搶購最新鮮的出水魚蝦,一身青布儒袍的陶老爺雜在人群中,特別醒目。

柳觀風泊了船,直奔了陶老爺來,迎面便拜:「晚生參見陶逸士。」

陶潛聽他自稱晚生,倒也歡喜,笑道:「你認得我?」

柳觀風道:「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四海學子慕名而敬之,天下誰人不識君?」

陶潛大喜,挽了漁郎的手笑道:「你知道我是陶淵明,可知道我女兒是誰麼?」

柳觀風赧顏道:「日前曾同陶小姐有一面之緣。」說到這裏便咽住了。

陶潛察言觀色,已然明白,這柳後生既然在見了聽雨一面後,便仔細打聽了她的出身來歷,自然也是對女兒有意的。只是自慚形穢,不敢高攀,這才銷聲匿跡。如此想來,這年輕人倒也知大體,識進退,且聽女兒說他拾金不昧,可見為人良善,又是一表人材,談吐不俗,便做個乘龍快婿,也不算辱沒了。遂笑道:「你既然自稱學生,想來也是讀過幾年書的,這便給你出個上聯,請你對上一對,如何?」遂念道: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