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秋天,金色的丰收季节。
应天郊野上的农民正在忙着收成,田坎上的粮食堆积成小山,金灿灿的惹人舒畅。
只见一位身着青衣的佩剑男子在田边负手而立,看着前方的农民们忙于收割,而他的后面,跟着一名虬髯壮汉。
“万物土里生,土里生黄金……”“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天上起了鱼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农民们劳作时唱起了农谚歌谣,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那青衣男子嘴角微微上扬,缓缓向前踏出几步,吐了口气。
“咳咳,列位父老乡亲们!”那青衣男子清了清喉咙,提气高声说道,“咱们想收购诸位的粮食,不知乡亲们有没有此等意向?咱们知道,大家都辛苦劳作一年了,所以也绝不会亏待大家!”说罢,朝他们拱了拱手。
忙着农活的人们转过脸瞥了青衣男子一眼,没有理会,依然忙着手头上的农作。
青衣男子又干咳了一声。
“切!”有一位老农回过头来叫道,“应天的农产一直都是卖与江家的,江老爷也待咱们不薄,你们来瞎凑啥热闹!”
“哼,就是!”乡亲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来,“你们凭什么来要我们粮食?!”
“就凭……”那青衣男子邪魅地笑笑,“就凭我们能出双倍的价钱!”说罢,伸出了两根手指,那两根手指在空气中高傲地竖立着。
“双倍?!”众人难以置信。
虽说他们对江家有了感情,但他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哪家不是希望自己的粮食能卖个更好的价钱?有多余的钱储蓄,他们在面对歉收年和突如其来的天灾时,便可多一分从容。挣钱养家糊口,无非就是让自己家人过得更好罢了。
不少人眼睛发亮,开始动心了。
“喂,我说这位,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别耍把戏玩我们!乡亲们可不好惹!”中间一位较年轻的农民指着那男子喊道,把扛在肩上的锄头抡下来重重往地上一砸。
“不错,正是双倍。”那男子微笑着点头,“眼下洛阳粮食却是稍显不足,故来急求。”
“你要我们怎么相信你?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账!”又是一名农民叫道。
“你们不相信我不打紧……不过你们,总得相信洛阳熊家这招牌吧……”那男子冷笑一声。
众人皆是惊了一下,对于洛阳熊家,他们也是如雷贯耳,其与应天江家齐名,财力丝毫不亚于江家。
洛阳熊家,位于西京洛阳,当今四大剑家之一。家族始兴盛于后梁时期,以经营钱庄、酒楼客栈为主,兼以经营河运、纺织等行业,拥有大量土地,实力雄厚,生活也是极尽糜烂奢华。其后梁时期的家主熊彬是朝中大将,战场上杀敌无数,后悟剑道,自创出一套《破军剑法》,其剑法迅猛刚强,在江湖上声名显赫,最终一剑一剑地打拼出自己家族的百年基业。现任家主熊远志,以及其弟弟熊飞正,都使一把黄金大剑,在当今江湖上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双……双倍,此话当真?”又一位老农发问道。
“我也不废话了,双倍是千真万确,至于肯不肯卖,你们自己看着办吧……”那男子别过身去,背着手。
“你有什么证明!我们要看!”
那男子向身旁一名虬髯大汉招了招手,只见那大汉从腰间抽出了一枚金腰牌,那金色显得有些暗淡,依稀能看到一个大大的“熊”字。
“啊看够了看够了!不看了!”那大汉说罢,急忙把腰牌收了起来。
大家走在一起小声商量。
终是利益当头。
“好!我们卖与你!”大家一致说道,“我们辛苦了那么久,也得好好赚一笔啦!”
“嗯,很好……”青衣男子又转过身来,“那应天城内百姓的粮食,你们打算怎么办?”
“诶,他们没粮食自然会向别处买去!饿不死的!”一名身材结实的壮汉说道。
“哈哈!好!”青衣男子大笑着拍手,“把粮食准备好!我们明日便使人来运!记住,这件事不得宣扬,要是让江老爷知道了……呵……这钱你们恐怕就赚不得!”
“没问题的!尽管放心!”
可江家毕竟是江家,这件事还是让江载知晓了。
因为在农民中,也是布着江家的眼线——江家的耳目遍布应天城以及它的四周。
江载带着孙伯和温琦怒气冲冲地来到城外的田野。
那青衣男子早已不见踪迹。
江载心中忿忿,正想召集农民们过来,强制他们不许卖粮食与熊家。
孙伯看出了江载内心的想法,当即劝道:“老爷,我们不能随便得罪一大帮老百姓呐……”
“可这熊家实在是欺人太甚!竟视我江家为无物!”
“出三倍钱,我们去年在漕运上盈余不少,正可填补这缺,煞煞熊家的威风,我们又无需得罪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也更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