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士-第八章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坊址庭苔翻史页

残瓦衰草耐人读

临清州钞关,现已提升为大明万历户部榷税分司,以直控督理官税。临清钞关时为一组宏大建筑群,仪门之外南为舍人房,北为船料房,前为正关,有“裕国”、“通商”二坊,南侧为玉音楼,又临河为坊曰“国计民生”;坊之北为阅货厅,河内沉铁索达两岸,开关时撤之。后又设立“前关、南水关、北桥关、樊村厂、尖冢口”等五个分关。整个税监府衙,占地四万尺,厅堂房舍室四百余间,东西南北均有百丈之距,建筑为硬山风格,青色灰瓦屋面。

临清钞关之建立,给大明王朝带来了滚滚财源,明前期,每年税银便有四万多两,至本朝万历帝龙登大宝这二十年间,每年都可征收船料商税达八万三千二百余两,而举国八大钞关崇文门、河西务、临清州、九江、浒墅、扬州、北新、淮安合一处方收关税三十四万两,临清州居整个大明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课税额四分之一还多。万历六年,山东省一年课税折银只有八千八百六十两,仅占临清钞关税收之十分之一。

临清钞关在时下大明王朝之显赫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正厅,督税官马堂大人一身官服,已处理完毕有关事宜,目光正聚焦于桌子上一个瓶子。这是一只元代霁蓝秞白龙纹梅瓶,据说目前整个大明王朝只有寥寥数只,有迹可循的是皇宫大内和昔日宰相申时正申府各有一只,但均有不同程度之破损,唯有此瓶品相保存最完好形体最大,瓶身线条流畅,色泽纯正,瓶身白龙似有生机勃勃,气势十足,几欲腾空飞去,偌大的客厅因为放置了它,这小小的一个瓶子就如同一盏闪闪发光的明灯,整个大厅熠熠生辉。马堂静静地小心欣赏观看,百看不厌,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马云昊一脚踏进来,一眼就看到了这个物件,立时被吸引住,看了一瞬,立时赞道:“好物件啊!”

马堂扫他一眼,呵呵一笑:“看,连你这样不懂古董的人,都看出来了是好物件。”

马云昊讪讪笑着。

马堂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马云昊挠挠头,嬉皮笑脸道:“小侄愚钝,还请叔父大人示下。”

马堂也不卖关子:“这可是宝贝,昔日临清州谢家的霁蓝秞白龙纹梅瓶!”

马云昊愣了一愣,失声道:“谢先生?”

马堂点点头:“不错。”又道:“这谢榛谢先生乃是嘉靖,隆庆年间的临清大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又号脱屐山人,谢先生自幼聪颖过人,嗜学好问,十六岁就作乐府高调,当时被广为传颂。及长,折节读书,摈弃他人,潜心于诗作。传说中他共写了一千多首诗。留下太多的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其诗曰:‘故里民居夹轩盖,五十年来几度改。当时儿曹今老大,垂髫旧识我独在。人间醉眼莫见真,倏忽春光不相待。东西两河归一流,岸拥蒹葭秋复秋。忆昔扬帆坐舒啸,海门北转是燕州。’”

马云昊呵呵笑道:“谢先生的诗句,我也可以读几句的。比如《鳌头矶下征帆发》:‘离赋三秋堪寄兴,定交千里见知音。庙琅自合经纶远,冠冕谁当雨露深。’”

马堂眉毛一挑,哈哈一笑:“此人天纵之才,却不喜为官,可惜了!我们叔侄此时谈论,颇有些诗文比赛的意思了。”

马云昊陪笑道:“叔父博闻强记,稽考入微,小侄佩服的紧。”

马堂哈哈笑道:“居然给你叔叔吊起书袋装起斯文了。”

马云昊:“这谢榛谢先生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倚马千言,却生就相貌丑陋不堪,传说中谢先生生来美中不足,曾渺一目呢。”

马堂断然叱喝道:“身体样貌,受之父母,造化弄人,圣人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皮相美丑,本为智者所不取,你怎可如此糊涂!”

马云昊垂首道:“是。孩儿恭聆教诲。”

马堂道:“我亲手挑选的这十八大门神,十九小门神,都是官府眼中的江洋大盗,甚至还有一些是死囚,他们无一不是相貌狰狞双手沾满血腥,但是他们感恩戴德知恩图报奋勇上前,这就是我的处世交友之道。识英雄重英雄!只要他能为我所用!”

马云昊道:“是。”

“谢先生主张‘文随时变’,‘师古人师天地师造化’,‘有意于古而终非古’,诗人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同时他还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人。他虽终生布衣,不求仕进,从不为五斗米折腰。骤闻河南浚县卢楠饮酒赋诗激怒了县令,系蒙冤入狱,遂即写下诗句‘枯草又春风,尔怀莫能诉。绿鬓生死间,谁怜鹦鹉赋’安慰卢楠,更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入京师拜贤哲泣诉卢楠之冤,求其营救无辜。几经周折,待平湖陆光祖选得浚县县令之后才使卢楠获释,沉冤得雪。谢榛之举惊动京师望族,故而争与交往。当时李攀龙,王世贞在结诗社,李攀龙以同乡身份又以布衣为由荐谢榛于诗友,谢榛入社后被推为长为,‘后七子’之一。自李攀龙名炽位显之后,他们便往来渐疏,再加上诗歌方面意见不合,相互间颇有微词,后为李攀龙等排斥。”

“谢榛先生交游日广,声名日著,秦晋诸藩争延致之,大河南北皆称谢先生。在万历元年,谢榛复游漳德,赵康王虽薨而其嫡孙穆王待之更厚越其祖。一次席间酒行乐起,琴瑟以琵琶佐之从屏后传入,穆王命止,令独奏琵琶一阙,谢榛无言。穆王曰:‘此乃先生之竹枝词,谱其声者恐未识耳。’说罢遂命诸妓拥演奏者贾姬出拜。第二天谢榛又呈上新作竹枝词十四阙,贾姬一一谱上曲子,丝毫不失意。后来穆王刊行了谢榛的全部诗集,并以盛礼嫁贾姬于谢榛。”

“万历三年,谢榛携贾姬游大名,席间有客请赋寿诗百章,谢榛挥毫急就八十余首,投笔而逝,终年八十一岁。贾姬亲率二子引灵梓归邺葬于城南。”

“谢榛虽然与世长辞,但是他的才华却永为后人敬仰。后来人有诗叹道:‘邺中怀古正秋风,词赋深惭谢氏工。生欲移家辞白雪,殁后疑塚对秋枫。诸王礼数何常绝,七子交期竟不终。自是贵游无远识,布衣未必叹飘蓬。’”

马云昊禁不住哈哈大笑:“哎呀,叔父好雅兴,这一番引经据典,絮絮叨叨,说的我头都大了。这谢先生确是嘉靖年间临清州的诗坛翘楚,世间大才,但是时过境迁已二十年了,他的诗文再好,再名动天下,你喜欢,就在没事的时候拿来看看,随便念上几句,抒发一下情怀,不就结了?”

马堂瞪他一眼:“你这孩子,知道什么!前几日,我亲派大门神带人去临漳城南祭祀了谢先生,而大门神看到谢榛墓已圯坏,痛惜万分遂尽倾囊中之金为之修葺,并请于县衙立碑墓门。”

马云昊赞道:“叔父好功德。”

马堂点头:“在修葺墓地之际,发现了这个瓶子和一些别的物件,大门神深恐招来别的宵小惠顾,便一并带来让我替谢先生妥善保管。”

马云昊恍然,呵呵笑道:“只怕这才是正题。以小侄看来,此瓶价值连城啊!”

马堂点头:“嗯,与其让这好东西躺在坟墓里睡大觉,不如让它在世间绽放自己的殊荣光华!现在它值五千两。”

马云昊吃了一惊:“谁出得起这么大的价钱?”

马堂眼睛一翻:“东海之滨,扶桑浪人。就是那个倭寇国嘛!昨天派人来找,要出四千两求我割爱,我二话没说就加到五千两,那人倒也痛快,一口应下,三日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马云昊道:“自前朝起,倭寇屡犯边境扰我国民,叔父此举可真犯了违禁之罪了!”

马堂不以为然:“这是生意,不是卖国投敌,况且现在倭寇早被我大明海军打破了胆子了,不敢再来犯事了。只要能挣到钱,你管那么多作甚?临了他们还说,只要有老年间物件,还可以出大价钱购买。”

“他们要这个作甚?”

“据他们说,他们那里有人喜欢搞收藏,倭寇岛总是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土著侏儒,有一些奇癖怪好,喜欢吃生的东西,生鱼片生牛肉血乎拉拉的,还喜欢把米饭包起来,叫什么寿司,米饭就是米饭,叫什么寿司啊?不理他们这个,我只对来钱快感兴趣,你这几天也别闲着,带着那些人,围着临清州转转,看着地方还有什么好玩的,踅摸一些,现在这年头弄到宝钞才是硬道理。”

“说来这临清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一些渊源历史的,古墓还真不少。”

“那还等什么,今夜就下手,我们叔侄发财的日子到了。”

两人相视有顷,继而同时哈哈大笑。

马云昊又道:“既然叔父把大门神调了回来,我想让他来对付王朝佐!”

马堂点头道:“王朝佐固然要对付,为圣上快速筹集银财也刻不容缓!”

马云昊微笑道:“所以你想到了替谢先生保管宝贝这条妙计。”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