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记-第十八章 熊楚代夏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熊楚代夏(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叔父,国王真的没救了吗?”

“伤得太重,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我也无能为力!”

“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我是没有办法了!”

“叔父,到了镐京,我先留下,你和少阳回丹阳,你务必要让国王见到少阳最后一面!”

“我尽力吧!”

熊易和熊莱驾七香车,在熊易家中降落,刚落地,少阳就冲了过来,问他二人情况。熊易顾不得多说,从七香车上跳了下来,让她赶快回丹阳。少阳和熊莱驾起七香车,飞回丹阳,少阳从熊莱那里得知夏无宜的情况,在车上就急得哭了起来。

七香车赶到丹阳,在应龙太庙中降落。少阳和熊莱跑进大殿,却听到殿中众臣哭声,二人连忙进殿,熊莱对夏无宜进行救治,脉搏和心跳都消失了,少阳看到一动不动的夏无宜,立刻大哭起来。熊莱用尽全力,刺激夏无宜身上的各处穴位,少阳不停地呼喊,用了半个多时辰,夏无宜再次缓过气来,缓缓地睁开了眼,看了少阳最后一眼,嘴上想说什么,但已没了力气,片刻,再次合上眼睛,汗流浃背的熊莱竭力施救,折腾了一个多时辰,夏无宜的脉搏始终没有再起来,真的走了!少阳昏了过去,熊莱又连忙救少阳,她怀有身孕,这一打击,胎气大动,对母子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国王遇刺身亡,消息很快传遍应龙国和邻近诸国,应龙国举国陷入悲痛之中,百姓们自发悼念。夏无宜国王雄才伟略,宽仁体德,治国四十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启民智、开矿产、止兵戈、平叛乱,功勋卓著,使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开发和前所未有的统一,堪称应龙国八百年来最杰出的君主。

夏无宜国王已经去世,一个时代落幕,再伤心亦于事无补,现在该考虑的是,国王去世之后,应龙国的未来。侯叔羊、褚飞鸾、夏单一众重臣最先从国王去世的沉痛中走出来,国王临终之前立下遗嘱,由芈熊易和夏少阳继任应龙国国王之位,国不可一日无君,众大臣集体面见夏少阳,请她和芈熊易登基为王。夏少阳此时正陷入阿公去世的巨大伤痛之中,无暇顾及,熊易则在千里之外的镐京,众臣竭力劝说,请她暂节哀伤,以国事大局为重。熊莱也在一旁劝说,夏无宜国王并无遗憾,走得很安详,他最牵挂的是国家,你要赶快接过夏无宜国王的担子,不能让他失望,应龙国数十万百姓在等着你。

此时,最关键的是要将熊易接回来,主持大计,少阳和熊莱驾七香车回到镐京,熊易在家中也是坐立难安,从辰时开始就站院子里,望着天空等待。七香车降落,熊易冲了过去,看到哭泣的少阳,他立刻去抱住她,安慰她。熊莱将夏无宜国王去世的过程讲了一遍,家中的众人听完,都抽噎了起来,熊易和少阳在家中停了片刻,便飞回了丹阳。

“椒生,阿公走了,我现在一个亲人也没有了!”

“——别说傻话!你还有我,还有我们未出生的孩子呢!”

“那不一样——,阿公那样的爱我疼我,他这一走,我——”

“——阿公是个好长辈,我也敬重他,爱他,可是,生死是人之常情,人总要死的,阿公一生干了许多大事,百姓们都怀念他、感谢他,他是带着百姓们的爱,我们的爱走的,他走得安详,没有留下什么遗憾。人死不能复生,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中,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做他未完成的事业,这才是对他最大的爱,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椒生——”

“少阳——,快别哭了,你还怀着孩子,为了孩子,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你要振作起来,有我在,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我会像阿公一样爱你疼你,将我所有的爱都给你,少阳——”

“——椒生,我知道了!”

申时,七香车在应龙太庙中降落,熊易和少阳从车上下来,众臣和王亲贵族就都聚拢了上来,跪倒在地,请求二人遵从国王遗志,登基为王,熊易和少阳连忙请众人起身。

“诸位,国王遇刺身亡,仇敌未诛,尸骨未寒,我二人怎敢践祚君位!”熊易说。

“公子、公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你二人受万民之称颂、百臣之敬仰、先王之信任,众望所归,请继君位!”

“诸位,当务之急,是送先王入土,魂归诸天,我二人暂代国王之权,一切,待国丧之后,再行决断!”

“谨遵君命!”

熊易任命侯叔羊、夏单、褚飞鸾等十八位大臣为治丧大臣,协助他和少阳主持国丧之事,又命令司礼大夫夏由打制棺淳,整修王陵。

周成王八年八月十六日,熊易、少阳和众臣着丧服,从丹阳渡口出发,扶送夏无宜遗体回郢城,将夏无宜遗体供放于郢城太庙,供群臣亲族和外国使臣吊唁。

此时正是夏季,天气湿热,遗体腐烂快,不宜常存,熊易、少阳和众治丧大臣商议,尽快将国王入土。

周成王八年九月二十六日,礼乐声中,夏无宜在郢城西郊的王陵中入土,三十一男奴、四十四女奴殉葬。

周成王八年九月十五日,一个月的国丧结束,接下来就是新王登基,夏无宜国王临终之前,说让芈熊易和夏少阳二人继承王位,两个人如何为王?芈熊易、夏少阳同众臣商议。

“让椒生做国王,我为王后!”少阳说。

“臣以为只能如此,公子为王,公主为后,待王子出生,由他接续王统血脉!”侯叔羊说。

“公子、公主皆有贤德,为国家百姓信服,尤其是公子,于危难之中,拯救了国家,公子为王,无人会认为不妥!”褚飞鸾说。

众臣一一说了意见,皆认为芈熊易为国王,夏少阳为王后,是最妥的办法。

“诸位的意见,都有道理,应龙国民皆我华夏子孙,同夔龙、烛龙、江龙诸蛮夷不同。应龙国久离华夏中心,如海中孤岛,久不沐华夏之文明风,社会原始、生活夷化、风俗落后,为中原诸国所耻辱,我们要改变这种情况,学习华夏文明,回到华夏的中心去!我认为,我们需要对应龙国,进行一次大的革新,与过去决裂,创造一个新的国家!”熊易说。

“椒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少阳问。

“少阳,你也在镐京住过,镐京的风尚人文,你应该是了解的,同应龙国国内相比,你能看出两个地方的差异!”

“是有不同!”

“应龙国不能再做海外孤岛,应该与中原诸国建立联系,当年夏亢伯做的是对的,用中原文明改造自己,融入华夏!”

“那你说怎么办?”

“诸位也都知道,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楚国的国君,我不仅要顾着这边,还要顾着那边,我希望将楚国与应龙国融为一体,改造成一个新国家,有新的国号、新的身份、新的面貌!”

“这个——?”

“八百年的应龙国需要一个新的未来,我们要重建一个强大的文明的国家!”

熊易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众臣议论纷纷,有赞同的,有反对的,反对者皆应龙国夏氏王亲贵族,一个外姓人欲改天换日,他们不信任,也不放心,虽然熊易与少阳公主结亲,拯救了国家,但毕竟是外人。

争吵了两个月,未能决定。郢城城内忽然疯传,说新国创建,将大封功臣,一时间,郢城王族纷纷倒戈,争先恐后觐见夏少阳,表示支持。意见统一,众人开始忙碌,重建国家,有关国家的一切都要重新评估论证,包括官制、纪年、称号、礼仪、礼乐都要变动。在应龙国内,褚国商业发达,与中国交往频繁,所以在文明风俗上,同中国相近,比如用筷子吃饭、穿衣打扮、见面礼仪、祭祀礼仪,都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在璋宜国内,情况就很大不同,这里是农业文明,十分封闭,百姓生活得很原始,基本沿袭数百年前的状态,没有什么改变,用手吃饭、饮食原始、婚俗原始、不通礼仪、不闻教化。

周成王十一月,芈熊易和夏少阳在郢城王宫,正式登基,改“应龙国”国号为“楚”,定都郢城,全国划分十个郡国,分别为京畿郡、璋宜郡、京山郡、瓜蛮郡、宝康郡、襄樊郡、谷城郡、川郡、禹海郡、丹阳郡,侯叔羊任京畿郡郡主、夏庸任璋宜郡郡主、夏蚤任京山郡郡主、夏单任瓜蛮郡郡主、褚飞鸾任宝康郡郡主、夏桡任襄樊郡郡主、夏爽任谷城郡郡主、夏伯安任川郡郡主、鹿叔堇任禹海郡郡主、熊仲华任丹阳郡郡主。

登基之后,熊易颁布了一系列的治国政策,在各郡国创办学校,传播华夏礼乐饮食文化,派大臣到镐京和周国各地学习,将中国的占卜、医学、建筑、数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引入应龙泽,鼓励百姓生育,增加人口,发展商业、矿业、造船业,加强同中国诸侯的交通,加大对沼泽地的开发,扩展农业,多种种植、养殖,修武备,教民习武,组建常备军。熊易和少阳多次到各地参观视察,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夏少阳的肚子也越来越大,腹中的婴儿越来越成熟。

熊易完成了将应龙国纳入楚国版图的计划,此时的楚国,堪称周国第一大诸侯国,领土是唐国、燕国、齐国、鲁国等大周数十个大诸侯国的领土之和,但是熊易在周国之中,还是子爵,今年入镐京朝觐,他将向天子请求提升爵位。

周成王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熊易和少阳驾七香车飞抵镐京,大臣雏文化携数十车礼物,已在两个月前出发。少阳四月怀孕,现在已经有七个月,到了镐京,母亲买来珍贵的食材,做饭给她吃,叔父熊莱则带来一些好药,熬汤给她喝。

周成王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诸侯朝觐开始,朝觐礼同去年一样,熊易到了馆驿之后,向天子使者邹生呈上了奏疏,希望单独求见天子,提升自己的爵位。邹生将熊易的奏疏呈给了周成王姬诵,此时,周国诸侯已经扩充到一百五十三位,姬诵正忙于观览大国公爵侯爵诸侯所送上的奏疏,熊易的奏疏被放到一边。其后几天,朝觐的各项活动,依序举行,一直到朝觐结束,天子都未单独召见楚子熊易,也未有任何表示,熊易也不解是怎么回事。

周成王八年十一月三十日,褚侯朝觐的最后一天,周成王姬诵终于看到了熊易的奏疏,奏疏中提到,楚国现有疆土已达万里见方,人口一百三十万员,物产丰饶,民殷国富,在周国众诸侯中已列第一位,然爵位却为子等,国内众官皆以为与贡献不相搭配,皆不服气,纷纷请命,请天子提升爵位,以服百官臣民。楚国疆土万里见方,在周国众诸侯中称雄,姬诵看到亦非常震惊,提升爵位之事,牵涉国家礼仪,他自己也不能自作决断,便命人将周公旦、召公奭和司空、司马、司徒等几个重臣,和随侯、邓侯、唐侯等几个诸侯,叫到宫里,商量此事,楚子熊易也被传唤到了宫里。

“大王,我楚国之南有应龙大泽,大泽中有应龙、夔龙、烛龙、江龙四国,其中应龙国与楚国接壤,应龙国之下有十三个诸侯国,均千里见方,应龙国国君夏无宜乃是大禹兄弟灾父的后裔,因此亦属我华夏子孙。夏无宜子孙皆因故病亡,只留一个孙女夏少阳,臣与夏少阳交好,她现在是臣的夫人。去岁,应龙国中发生变乱,诸侯褚国以下犯上,攻击国王,臣领兵三千,协助夏无宜国王平定叛乱,今年八月,褚国亲卫刺杀了夏无宜国王,夏无宜国王临终之前,传王位于臣与夫人夏少阳,臣将楚国与应龙国合并,由此,楚国疆土万里。楚疆万里,国中大臣均系原应龙国人,应龙国原本是独立王国,国中诸侯大臣原均系公侯爵位,而臣为子爵,众臣皆不服气,特奏请天子,提升爵位,以服百官。臣虽外姓,臣曾祖鬻熊、祖父熊丽、父亲熊狂曾追随文王、武王,鞍前马后,立有功勋!”楚子熊易说。

“楚子,你曾祖、祖父、父亲随先王所立功勋,孤记得,你开疆万里,亦是功勋卓著!楚子升爵之请,众臣以为如何?”天子姬诵问众臣说。

“大王,诸侯爵位,皆以亲疏年齿而定,论功勋,虢国公姬仲、虞国公姬章已皆不及齐侯姜尚,然姬仲、姬章为公爵,姜尚为侯爵,这是亲疏年齿的原因,姬仲、姬章为文王之兄弟,在我国中,辈分最高,故而,定位公爵。至于宋公、杞伯、陈侯、蓟侯,皆为三皇五帝夏商之后裔,有大功于华夏社稷,故而爵位高。论功、论礼、论年,臣以为,楚子开疆万里,固然有大功,但只需多赐财宝,以示奖励即可,爵位不可动,动则违礼、违制!”周公旦说。

“大王,臣的意见与周公同,我大周以礼治国,凡诸事皆要合乎礼法,诸侯爵位,虽有高低,但并无贵贱,况且诸侯爵位,由亲疏辈分所定,并非因功勋大小而定。若诸侯一旦建立功勋,就提升其爵位,这易造成,爵位混乱,杀伐争斗,礼崩乐坏!楚子虽有大功,但在亲疏上、辈分上,达不到,若给他提升爵位,不合礼法,其他诸侯必然不服!臣以为,周公所言极妥,多赐些珠玉财物即可,爵位不能动!”召公奭说。

两位权威叔父的一番话,姬诵不能再说什么了,楚子熊易也感觉到提升爵位没有希望。

“大王,臣以百里小国,合并万里大国,臣不敢言功,然国中臣民百万,为我大周各诸侯之首,殷盼天子赐爵,如召公所说,爵位无贵贱之分,然楚国百姓却并无此观念,臣恐难以服众!”

“楚子,孤能体谅于你!然国有国礼,孤亦不能违逆!孤多赐你几车财宝美人,富贵荣华,保你享受不尽!”

“大王——”

“——楚子大功,大王可选一宗室之女,赐婚于他,以结姻亲。对了,楚子的祖父熊丽,好像娶得就是姬氏宗亲,是王叔姬绣的女儿姬如意!”司徒姬弢说。

“哦——,是吗?”

“——是,臣的祖母确实是姬如意。”熊易说。

“那你也是我们姬氏宗亲了!司徒,你可以有人选?”

“大王,管叔姬鲜有一女儿,叫姬昭华,年方十七岁,容貌姣好,正当婚配!”

“好,楚子,孤将表妹姬昭华,赐于你为妃,你可愿意?”

“大王,臣已有夫人,不想——”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