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上古人物有巢氏和燧人氏以风为姓,之后风姓就消失了。没想到这里还有姓风的人,不过有巢氏和燧人氏故址在伊洛之地,离这里几千里之遥,敢问老伯,你们——?”
“——三百年前,夔龙族内乱,九个部落互相攻伐,我们的先祖厌恶了无休无止的争斗,在沼泽地中,发现了这么一片无人地,就举家迁徙到了这里。到了这里,我们开荒种地,建造家园,十五代人艰苦奋斗,有了今天,三百年来,我们从未出去,也从未有人进来!”
“哦!难怪——!我也是从空中发现了这里,不然也不会找到这里!”
“你们怎么会到这里来?”
“老伯,我是楚国的国王,楚国也就是以前的应龙国,只因夔龙国国内发生了变乱,国王吴哥被一个叫吴周的人杀死,王子吴达也被囚禁。那吴周本是北方无姜国国王,无姜国被灭后,他逃到了应龙国的诸侯国褚国,挑起应龙国内乱,刺杀了应龙国的国王,所以与我们有大仇,我的大臣邓金龙出使夔龙国,被吴周扣留,生死未卜。我们应吴达之请,捉拿吴周,营救邓金龙,助吴达平叛,本是要攻打夔龙国的白虾城,只因夔龙人有一种铁质兵器,这种兵器能砍断铜剑,我们被打败,本欲撤退,我看到这里有座城,就把大军引到这里,想在这里暂时驻扎,想想办法!”
“原来是这样!三百年了,夔龙国还是内乱不断!”
“老伯,夔龙国内乱不断,是因为缺少文明教化,不知礼、不知义、不知天道、不知法理,不知这些东西,人同禽兽无异,禽兽哪能和平相处,楚国正是要向夔龙国传播文明!”
“你们华胥氏的后裔吧?”
“是的,我们是华胥氏的后裔。”
“那就对了!”
“怎么了?”
“三千多年前,侂(tuo)水河畔有一座燧明国,我们的祖先燧人氏风就住在那里,风是燧明国的国君,后来,国中来了一个叫华胥的姑娘,华胥聪明善良,风喜欢上了华胥,二人在燧明国举行了婚礼。华胥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去,风要和华胥一块回去,燧明国人不答应,但风心意坚定,最后,风和华胥离开了燧明国。风走之前,将王位禅让给了风戊,风戊没有风那样的雄才大略,很快,燧明国就被北方的蛮族灭掉,燧明国人四散奔逃,我们的祖先向西走,翻山越岭,想寻找到风和华胥,他们根据华胥临走之前对他们的描述,来到华胥国,然而此时的华胥国已经被一场大水吞噬掉,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的祖先便向北方走,来到了一处河谷中,河谷中土地肥沃,丛林茂密,他们便在河谷中留了下来,繁衍生息,不久,有人来到河谷,他们是从北方来。我们的祖先问他们情况,他们告诉我们的祖先,他们是华胥国大水后的幸存者,华胥国被大水冲毁后,风和华胥的儿女伏羲和女娲带领族人,沿着河流,向北方高地迁徙,走了很久,在发鸠山下碰到了三个原始部落,这三个部落都住在山洞中,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而且三个部落互相争斗,伏羲调解了他们的关系,教他们筑房子、吃熟食、开农田、结网罟(gu),伏羲又创立了姓氏,三个部落,一个部落信奉火,伏羲给他们起名为祝融,一个部落信奉水,伏羲给他们起名为共工,还有一个部落信奉熊,伏羲给他们起名为有熊。”
“哦!我正是祖融氏的后人,少阳是共工氏的后人,原来我们这样来的。”
“后来,一部分跟随伏羲抵达发鸠山的华胥国人想回到原来的华胥国故土去,他们从发鸠山出发,路过了我们祖先定居的河谷,我们祖先从他们口中得知伏羲和女娲在发鸠山一带,便去发鸠山投奔伏羲,伏羲给我们祖先的部落命名有虞,这四个部落就是华夏族的始源。”
“是这样啊!黄帝出自有熊氏、帝舜出自有虞氏、帝禹出自共工氏!”
“你说的不错!伏羲之后,有一千多年,华夏族又一个杰出的首领轩辕氏出生了,他是有熊部落的少典子的儿子,姓姬。轩辕氏出生时,华夏族已经是一个有众多人口的大部落联盟,活动范围由最初的发鸠山,向四周扩展,向西扩张到了比华胥国故土还往西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州叫豳州,向北抵达阴山,向东翻越太行山,扩张到了平原上,向南渡过了大河,抵达伊洛、商丘。太行山以东的平原上,有九个部落,这就是九黎——”
“九黎?我知道,蚩尤是九黎部落中人!”
“是的,蚩尤是九黎部落的大首领,九黎共九个大部落,每个大部落又有九个小部落,一共有八十一个部落组成,蚩尤有八个同母兄弟,他们都以黎为姓,蚩尤本名黎央,他的八个兄弟分别是,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蚩尤和他的八个兄弟南征北战,东掠西夺,统一九黎,势力范围,东抵大海,北达阴山,南与东夷部落接壤,西与华夏部落接壤。蚩尤和他的八个兄弟,每人都担任一个大部落的首领。此时,在伊洛一带,燧明国被蛮族灭掉,有一部分国人向西迁徙,到此地定居,在当时,燧明国是华夏大地上,文明最先进的族群,这部分燧明国人集合当地一些原始部落,创建了一个新的族群——姜姓族群。一千多年后,姜姓族群出现了一个杰出的首领,这个人就是神农氏。蚩尤的九黎部落要向西征服,而华夏部落在太行山上,易守难攻,蚩尤便将目标转移到了伊洛的姜姓部落,姜姓部落实力弱,且也位于大平原上,没有高山阻隔,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和神农氏率领的姜姓部落,在孟津展开了一场大战,九黎部落虽然文明落后,但崇尚武力,作战彪悍,凶狠残暴,他们打败了神农氏。姜姓部落岌岌可危,一旦被灭掉,他们将沦为九黎部落的奴隶,神农氏向轩辕氏求救,轩辕氏决定帮助神农氏,于是轩辕氏和神农氏结成同盟,组建联军,在河川大败九黎大军,蚩尤率部向东逃窜,联军乘胜追击,先后在封丘、南宫、阴山同九黎部落进行大战,皆取得了胜利。最后,双方在涿鹿进行了一场大决战,联军取得了胜利,并在这场决战中诛杀了蚩尤。蚩尤死后,九黎部落溃散,向东、向北或向南逃窜,向南逃窜的有三个部落,在三个部落又打败了东夷部落,带着东夷部落的奴隶继续往南逃。”
“这三个部落应该就是现在的夔龙、烛龙和江龙!”
“你说得对,又过去了一千年,这三个部落,在没有人的南方大泽上,繁衍生息,迅速壮大,最后建起了,南抵南山群岭,北接华夏族,东抵大海,西抵武陵大山的庞大地域。三个部落逐渐演化为夔龙、烛龙和江龙三大部落,夔龙部落在西,烛龙部落在中,江龙部落在东,合称三苗。我的祖先是夔龙部落中的华夏族战俘,他们是在封丘之战中被黎破部落俘获,被俘之后,他们成了黎破部落的奴隶,随着黎破部落一路往南逃。后来,黎破部落演化为夔龙族,我们的祖先与黎破部落种族融合,形成一家,最后,他们迁徙到了这武陵山东麓的地方。黎破部落是由九个小部落组成,每个部落多的有数千人,小的只有几百人,到了夔龙国时代,九个小部落演化为九个部族,分别为夔龙族、火族、太阳族、犬族、飞熊族、水族、鸟头族、山下族、黑首族。九个部族中,只有夔龙族、火族、太阳族是原九黎部落人,种族血统最为纯正,其他六个,都是黎破部落在扩张过程中征服的其他原始部落,九个部族争权夺利,相互攻伐,强者为尊。”
<!--PAGE 5-->
“啊!原来夔龙国是这么复杂的一个国家!”
“一千年前,大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开凿大河,造福了华夏人,却给三苗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应龙从天而落,正落到了三苗部落所生存的地方,应龙化为大河,淹死了无数的三苗人,三苗文明就此衰落下去。在夔龙族控制的地方,聚积大水,加上连下八十九个月的大雨,成了一座大海,夔龙人便向山上迁徙,逐渐走上了武陵山,正是因为见识到了大水毁天灭地的巨大威力,夔龙人十分怕水。后来大水渐渐退去,有少部分的夔龙人又回到了平地上,但此时,北方的华夏族扩张到了这里,他们不断的侵袭夔龙人,夔龙人就往南退却,最终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两千年时间,真是海生石落、沧海桑田!”
“我们的先祖是夔龙族的一部分,夔龙族原本是在武陵山的北麓,在九个部族中实力最强的,但也经常受到其他几个部族的挑战,每天打仗,如同吃饭一般随便,每天都有流血和死亡。我们的先祖厌恶了这样的生活,三百年前,他们发现了这个地方,就举家迁徙到了这里,从此我们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与外面断绝了联系。”
“现在夔龙国的国君是吴哥,你知道吴姓是夔龙国哪个族系吗?”
“吴姓?这个应该是山下族的。我听先辈们说,山下族是武陵山下的一个原始野人部落,这个部落的人,身材矮小,不到七尺(商代度量衡,一商尺约等于十七厘米),信奉山神,不知人为何物,异常凶残,人死了,直接吃掉,而不是埋葬,男女皆不穿衣服,也没有语言,住在山洞里,也不懂用火,茹毛饮血,像猿猴一样,经常袭击夔龙族人。夔龙族征服了这个部落,驯化了他们,对部落进行了改造,给他们起名为山下,山下族人原本是没有姓氏的,就现起了一些,但是有一些低贱的奴隶,没有姓氏,夔龙人就称他们无姓,后来华夏族有一个姓吴的人攻打夔龙族,这些姓无的奴隶学他,将‘无’改姓了‘吴’。”
“原来,山下族的吴姓是这样来的,能从最低贱的奴隶逆袭成夔龙国的国王,真令人称叹!”
“我们现在正是要攻打这个部族,但是这个部族有一种铁兵器,能斩铜,你可有什么办法吗?”
“铁器,我也不清楚,外面这三百年来的事,我们都不知道,我也从来没见过铁兵器!”
“是这样啊!”
“不过决定战争成败的绝对不是兵器,而是人!”
“有道理!”
“夔龙国有九个部族,现在,部族中身份最低贱的山下族成了国王,其他部族肯定是不服的,这吴哥一死,夔龙国又要大乱了,你们可以去联系夔龙族,夔龙族是九族中文明最先进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就是这个民族的,你们两方联手。”
<!--PAGE 6-->
“哦!我明白了!”
“我希望,你们能够结束夔龙国多年的内乱,给夔龙国带了文明与和平,现在大泽中,水位越来越低,我们这个隐蔽的地方,早晚会被外人发现,我们希望在这里宁静的生活能一直持续下去,外面也能宁静下来!”
“老伯,你放心吧!我们不会将这个地方泄漏到外面去的!夔龙族是在夔龙国的哪里?”
“三百年前是在武陵山的北麓,现在我也不知道了,你们出去了,问问别人!”
“老伯,我们是来攻打白虾城的,回去一趟要走十多天,耽误不得,我们可能要在你们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不过你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打扰你们的!”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