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豆麦十余亩,草房八九间,烟囱里升起白白的炊烟。
村外,有一口大井,井口有黑粗的铁链,直通井下。井边前有许多贡品,井边有石碑,写着朱红大字道:“锁龙井”。
一群乡民在井边跪拜。
孙悟空跳到乡民中间。
乡民惊呼妖怪,四散奔逃。
一个乡民跑得慢,被悟空抓住,惊恐失色。
菩提慢慢走出道:“悟空不得无礼。”
悟空笑着放开乡民。
菩提和乡民行礼,询问道:“施主,你们为何祭拜一口井?”
乡民还礼道:“师傅不知,这井里有条玉龙,肋生双翅,脚带铁链,不时外出作恶,遇到牲畜就生吞活食,且喜还不吃人,不然全村都被它吃个干净,我们乡民畏惧,不时祭祀,希求免祸,已近百年了。”
菩提道:“善哉,如此妖孽,还要享受血食?”
乡民叹气道:“哎,我们也是不得已。”
悟空只有几岁大,见识短浅,就问道:“师父,龙是什么东西?”
菩提道:“龙是天地间的神兽,虺蛇修炼五百年,生出龙尾,倒海翻江,称作蛟龙;蛟龙修炼五百年,生出四足,上岸行走,叫做螭龙;螭龙修炼五百年,生出双角,喷云吐雾,称作虬龙;虬龙修炼五百年,肋生双翅,白日飞升,称作应龙,这龙想必就是一条应龙。”
悟空道:“师父,您法力高强,何不帮他们降服这条孽龙?”
菩提面有难色:“我在灵山时,曾应允世尊不在凡间施展法力,怎么敢食言?”
悟空摊手道:“既然师父不允,老孙也没奈何。”
乡民道:“原来是两个说嘴的和尚。”
说完,他愤怒的一挥衣袖,走了。
菩提犹豫半晌,道:“也罢,悟空,你把孽龙拉出来,我用佛法感化它。”
孙悟空就跑到井边,抓住铁链,用力向上拉。
铁链哗啦啦往上走,井里水波翻滚,如同开了锅。
菩提暗暗心惊:“这猴子好大的力气。”
要知道这铁索就不止千斤重,何况后面还有条大龙。
突然,水花溅起老高,一条玉龙,长过千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身上长着一对巨大的,布满鳞片的翅膀,脚带铁锁,冲天而起,雷霆环绕,雨雹俱下,从天空俯冲而下,扑向悟空。
悟空赶紧扔了铁链,跑到菩提身后。
菩提端坐不动,头现三光护体。
这三光是佛才有的法术,妖魔鬼怪碰到三光,先折损五百年法力。
玉龙不敢放肆,转而将菩提身边的红马一口吞下,只留下装佛经的箱子,经书散落一地。
菩提道:“悟空快查看一番,看真经是否缺损。”
悟空跳过去。稍微看看,愤愤道:“经卷完好,却被它吃了我们的马去。”
菩提道:“也罢,悟空你再引它出来,我用佛法感化它。”
悟空嘟囔道:“早也佛法,晚也佛法,未降一龙,先折一马。”
菩提道:“猴儿休得罗嗦,速速去来。”
悟空拉动铁链,嘴里骂道:“四腿的泥鳅,长须的长虫,还你孙爷爷的马来。”
井口突然烟气升腾,凝结成旋涡状的白云。
云从龙,风从虎。
菩提赶紧叫道:“悟空小心,龙来也。”
话音刚落,玉龙已经飞出,将孙悟空叼起,直上青天。
菩提担心地道:“悟空小心。”
半空中,悟空在龙口中,伸手在龙颌下一片片的揭下龙鳞来,嘴里乱喊道:“泼畜生,还我马来,还我马来。”
虎怕抽筋,龙怕揭鳞,玉龙疼痛,一张口,将悟空吐出。
孙悟空在空中翻滚落下,惊慌失色,大呼小叫。
菩提伸手一指,一朵白云托住悟空,徐徐落下。
云彩消散,孙悟空跳脚欢喜道:“好耍子,好耍子。”
玉龙又潜入井中,水花冲天。
菩提只得道:“悟空,你再拉动铁索”
孙悟空揶揄道:“师父用佛法感化他。”
菩提微微一笑,不说话。
悟空赤手空拳,和玉龙对峙,毫无惧色,
玉龙口作人声道:“你是哪里来的毛猴?敢来欺负我?”
悟空道:“你又是哪里来的孽龙?在这里伤生作恶。”
玉龙道:“我不是孽龙,是南海龙王三太子敖杰,因为私自行雨,被玉帝囚困在此受苦。”
菩提上前,用手抚摸龙的头顶。
玉龙怒容消失,碧绿的眼睛也变的温和。
菩提运用法术,来到了玉龙的心境。
玉龙的心境是蔚蓝色的,穹顶是透明的,好像水晶,顶上是**漾的波涛,自在的游鱼在头顶游动,好像鸟儿在翱翔。
神奇的世界,鱼生翅,鸟生鳞。
南海龙王坐在水晶宫里,面带愁容。
英俊的青年敖杰,头戴金冠,身穿白袍,腰挎宝剑,走了进来。
龙王道:“孩儿你行色匆匆,所为何来?”
敖杰道:“父亲,我今日到陆地上闲游,看到南海郡四处荒旱,土地龟裂,禾稻枯焦,百姓或死或逃,为何不降下甘霖,拯救黎民?”
龙王道:“你当我不想降雨?只因南海百姓不敬上天,毁天谤道,玉皇降下旨意,要那里亢旱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