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侠义英雄传-第六十八回 谭曼伯卖友报私嫌 黄石屏劫牢救志士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回 谭曼伯卖友报私嫌 黄石屏劫牢救志士(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话说张同璧对黄辟非说出丈夫被捕之后,抽咽不止,黄辟非只得安慰她道:“事到为难的时候,着急哭泣是无用的,请把情形说出来,大家想方法去援救便了。革命党被官厅捕去了的也很多,毕竟杀了的还是少数。你是事主,你的心一乱,便什么事也没有办法了。你我已有好久不会面了,你近来的情形,我一点儿不知道,只听说你结婚后,感情很好,你屈姐夫在东洋留学,是何时回国来的,如何会被侦探当做革命党拿去?请你说给我听吧。”

张同璧遂详细将别后的情形说出。

原来张同璧的丈夫,是江苏无锡人,姓屈,单名一个伸字,号蠖斋,生得仪表堂皇,思想敏锐。他父亲虽是个在洋行里当买办的人,家中所来往的多是市侩,但屈蠖斋生成一种高尚的性质,从小就想做一个担当国家大事的人物,在大学校的时候,就欢喜运动,所有运动的方法,他无不精密研究。张同璧也是一个好运动的人,因在运动场与屈蠖斋认识。张同璧本来生得整齐漂亮,一张粉团也似的脸儿,对人和蔼可亲,总是未开口先含笑,凡是见过她一两面的男子,没有不希望与她接近的。她对待一般欢喜与她接近的男运动家,都是一视同仁。那些男运动家希望与她接近,当然多不怀好意,但是张同壁每遇到男子有挑逗她情形发生的时候,她虽不恶声厉色的拒绝人,只是自有一种严正的神态,使人知难而退。她对于曾经挑逗她的男子,都敬而远之,就想再和她接近一次,或对打一次网球,不问如何要求,是决不可能的了。因此,张同璧在运动界的声名虽大,结交的男朋友虽多,却是没有敢拿她当玩物看待的。屈蠖斋在初见张同璧时,心里也未尝不与旁的男子一样,不过屈蠖斋自视人格甚高,同时也极重视张同璧的人格,从来不肯有轻侮张同璧的举动。在张同璧眼中,看屈蠖斋的人品、学问,觉得一时无两,加以屈家富有产业,一般欢喜与张同璧接近的男子,举动没有能象屈蠖斋这般慷慨的。无沦如何有学问、有道德的女子,择婿虽不以财富为先决条件,然手头阔绰,举动慷慨,总是一项极有吸引力量的资格。张同璧既觉得屈蠖斋事事如意,而爱她又是情真意挚,便不知不觉的动了以终身相托的念头。屈蠖斋其所以对张同璧用情真挚,当然也有相与偕老之意。

无如此时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的潮流,虽已传到了中国,但远不及民国成立以后这般澎湃。张同璧的父母,对于女儿这种婚姻,固不赞同,就是屈蠖斋的父亲,也极反对这种自由结合的办法。屈蠖斋为这事和他父亲冲突了好几次,经亲族调解的结果,许可屈蠖斋讨张同璧为妻室,惟不与父母同居,由他父亲提出一部分财产给屈蠖斋,听凭屈蠖斋自立门户。屈蠖斋只要能达到娶张同璧为妻的目的,什么事都可以迁就。张同璧既决心要嫁屈蠖斋,也顾不得自己父母的赞同与否,双方都是自作主张的就把婚结了,成立了一个小家庭。

屈蠖斋动身到日本去留学,这时孙中山正在日本集合革命同志,组织同盟会。眼光远大的留学青年,多有加入革命工作的。屈蠖斋到东京不上半年,也就当了同盟会的会员了。那时在国外的革命团体,就是同盟会,在国内的革命团体,叫做共和会。同盟会的革命手段,重在宣传,不注重实行,一因孙中山的主张,宣传便是力量;二因会员中多是外国留学生,知识能力比较一般人高,而牺牲的精神,反比较一般人低了。共和会的革命手段,恰与同盟会相反,全体的会员,都注重在实行,不但不注意宣传,并且极端秘密,有时为实行革命牺牲了生命,连姓字多不愿给人知道。凡是共和会的会员,大家都只知道咬紧牙关,按着会中议决的方略,拼命干下去,如刺孚奇、刺李准、炸凤山、炸王之春、杀恩铭、炸五大臣,种种惊天动地的革命运动,都是共和会的会员干出来的。在那时,满清政府的官吏,和社会上一般人,多只知道是革命党行刺,也分不出什么同盟会、共和会。但是南洋群岛的华侨,及欧美各国的学生,平日与革命党接近的,却知道同盟会中人,并没有实行到国内去革命的,除却首领孙逸仙,终年游行世界各国,到处宣传革命而外,其余的党员,更是专门研究革命学理的居多,然每次向各国华侨所募捐的金钱,总是几百万。共和会倒不曾向华侨捐过钱,也不曾派代表向华侨宣传过革命理论,因此之故,华侨中之明白革命党中情形的,不免有些议论同盟会缺乏革命精神。同盟会中人听了这种议论,倒有点儿着急起来。

凑巧这时候,首领孙逸仙从欧洲到了日本开同盟会干部会议。屈蠖斋入会的时期虽不久,革命的精神却非常充足,在会议席上慨然说道:“我们同盟会成立在共和会之先,因一向只在宣传上做工夫,实际到国内去从事革命运动,反远不如共和会的努力,对国内民众还没有多大的关系,惟有失去一般华侨的信仰,于我会的关系最大,我会以革命为号召,每年向各地华侨募捐数百万的金钱,倘若因失去信仰,断绝此后的饷源,将来便想回国去实行革命,也不可能了。”

当时到会的人听了这番话,自然没有不赞成的,孙逸仙也觉得同盟会自成立以来,成绩太少,当下便定了一种活动的计划,指派了数十名精干的会员,回国分途进行。屈蠖斋被派在江苏省担任一部的事务。

他是一个极精明强干的人,加以胆大心细,家虽住在租界,为革命进行便利起见,在上海县城内租了一所房屋,做临时机关,招引各学校的有志青年,入会参加革命。

凡事没有能终久秘密的,何况这种革命的大事业?经屈蠖斋介绍的青年,有一百多人,消息怎能毫不外漏呢?这消息一传到上海县知县耳里,立时派了几名干差,侦察同盟会会员的行动。干差中有一个姓张名九和的,年龄只有二十五岁,也曾读过几年书,是上海本地人,他父亲是上海县衙门里的多年老招房。张九和从小在衙门中走动,耳闻目见的奇离案件极多,心思又生成的十分灵敏,因此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便能帮助衙中捕快办理疑难大案,各行各帮的内幕情形他尤为清楚,历任的县官对他都另眼相看。共和会的革命志士,经他侦察逮捕送了性命的,已有十几人。屈蠖斋也是一个十分机警的人,回上海进行革命运动不到一个月,便知道张九和这小子可怕,费了许多手续,才认识了张九和的面貌,正待设法先把这个专与革命党为难的恶物除掉,想不到这胆大包身的张九和,反化装中学生,经会员介绍入会,也来参加革命。介绍他的会员,当然不知道他就是心毒手狠的张九和。喜得屈蠖斋早已认识了他的面貌,尽管他化装学生,如何能逃出屈蠖斋的两眼?当下屈蠖斋明知张九和忽来入会,是受了上海县知县的命令,来侦探会中行动的,却不动声色,只暗里知会几个预闻机要的会员,使他们注意,不可把秘密给张九和知道,本人倒装出与张九和亲近的样子。

张九和见屈蠖斋的举动言语,对他比较对一般会员来得格外亲密,也逆料是被屈蠖斋识破了,心里已打算下手逮捕。只因他知道屈蠖斋的党羽甚多,都是散居各地,并有一大半是住在租界内的,若冒昧动手,反是打草惊蛇,逮捕不着几个。他知道屈蠖斋已定期二月初一日,在临时机关召集会员开会,此时离开会的期只有三天了,他计算索性等到——月初一日,好一网打尽。不过在这三天之中,他又恐怕会中发生别的事故,临时变更开会的时期、地点,不能不每天到会中来侦探。这也是张九和心地过于狠毒,平日害死的人命太多,他自己的一条小性命,合该送在屈蠖斋手里。这日,屈蠖斋邀张九和到三马路小花园一家小酒馆里吃晚饭,另有两个会员同席。这两个会员,便是介绍张九和入会的。张九和虽已怀疑屈蠖斋识破了他的行径,但绝不疑心动了杀他的念头,以为租界上人烟稠密,要谋杀一个人,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酒馆里吃喝得非常畅快,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屈蠖斋有心计算张九和,因时间太早了不使动手,故意缓缓的吃喝。四个人猜拳估子,直闹到十一点钟。屈蠖斋既存心要把张九和灌醉,安有不醉之理?四人吃喝完毕,走出酒馆,张九和已醉得东倒西歪,两脚不由自主,口里糊里糊涂的不知说些什么。屈蠖斋伸左手将张九和的右胳膊挽住,示意一个气力强大的会员,同样的挽住左边胳膊,是这般两人夹着张九和,在马路上写之字一般的行走。此时马路上已行人稀少,往来走过的人,看了这三个醉汉走路的情形,多忍不住好笑,并连忙向两旁避让。走过了几条马路,到了一段路灯极少、没有行人和巡捕的地方,张九和被几阵北风吹得酒涌上来,忽然张口要吐。屈蠖斋觉得是下手的时机到了,连忙从腰间拔出涂满了白蜡的尖刀来,趁张九和停步张口吐出腹中酒的时候,猛然对准胸窝一刀刺下去。

这尖刀是从日本买回来的,锋锐无比,只一下便刺到了刀柄。因刀上涂满了白蜡,刺进胸腹中,不但没有血喷出,被刺的人并不能开口叫喊,也不至立时倒地,或立时死去,必须等到拔出刀来,才能出血倒地。屈蠖斋恐怕这一刀不能致张九和的死命,低声向那挽左膀的说道:“我们夹着他多走一会吧。”

遂拖住张九和仍往前走,只见张九和低着头,哼声不绝。

屈蠖斋和那个会员,虽都是极精干有胆识的人,然这种亲手杀人的勾当,究竟不曾干过。在未下手以前,两人的胆量很壮,下手以后,两人倒都不免有些慌急起来。又走了数丈远近,见路旁有一条很黑暗又仄狭的弄堂,屈蠖斋将张九和拖进那弄堂,两人同时用力一推,张九和扑地倒下,再使劲在他背上踏了一脚,不料刀柄抵住水泥,经这一脚踏下去,刀尖竟在背上透露出来。喜得屈蠖斋穿着皮靴,底厚不易戳破,若是寻常薄底朝鞋,说不定还得刺伤脚底。两人料知张九和经过这么一刀,又在大醉之后,万无生理,即匆匆走了出来。还有那个会员,带着手枪,远远跟着望风,准备万一被巡捕发觉的时候,好出其不意的上前帮助。凑巧这段马路上,既无行人,复无巡捕,使两人好从容下手,毫无障碍。

次日各报的本埠新闻上,就登出这事迹来。报馆访员探听消息真快,详情虽不曾披露,但已登出张九和的真姓名,及奉令侦探重大案件的情形来。在半夜一点钟时,即被人发觉,报告附近巡捕,因地上没有血迹,加以酒气扑人,还不知道是被人刺杀了,以为是喝多了酒,并发生了什么急症。那巡捕一面叫车将张九和送进医院,一面报告捕房,医生看见胸前刀柄露出一寸多长,才知道是被人刺了,只得将刀抽出。说也奇怪,不抽刀时,不出血不出声,刚把尖刀抽出,便大叫一声“哎唷!”

鲜血和放开了自来水管一样,直射到一两尺高下,再看张九和已断气了。检查身上,在内衣的口袋里,搜出几张名片来,张九和的姓名住址,片上都有。当即由捕房派人,按着地址,通知了张九和的父亲。他父亲到医院看了自己儿子惨死的情形,始把奉令侦探要案,化装冒险与匪党来往的缘由说出,这回惨死,十九是落了匪党的圈套。屈蠖斋自刺杀了张九和,便不敢再到城里去活动了,就是租界上的住宅,也即日搬迁到亲戚朋友不知道的地方。

这时官厅缉捕凶手的风声非常紧急,杀人要犯,却不比国事犯,得受租界当局及各国政府的保护,只要中国官厅知道了凶犯的姓名住址,就可以照会捕房,协助逮捕。屈蠖斋在做革命工作的时候,虽改变了姓名,然既犯了这种重案,自然是提心吊胆,不敢随意出外走动,便是本会的会员,也不肯轻易接见。

这日,因一个住在法租界的亲戚家办喜事,张同璧定要屈蠖斋同去吃喜酒,屈蠖斋无法推托,只得夫妻两个同到那亲戚家去。真是事情再巧也没有了,正在下车的时间,屈蠖斋刚从怀中掏出钱来开车钱,忽觉背后有人在马褂衣角上拉了一下。他是一个心虚的人,不由得吃了一惊,回头看时,原来是一个同从日本回国做革命运动的会员,姓谭名曼伯,原籍是江苏常熟人,生得一副极漂亮的面孔,却是生成一副极不漂亮的心肠。

到上海后,屈蠖斋拿了几百块钱给他,派他去干一件很重大的事,谁知他钱一到手,差不多连他自己的姓名都忘记了,在一家幺二堂子里,挑识了一个扬州姑娘,一连几夜住下来,仿佛入了迷魂阵,终日昏头搭脑的,不仅把自己的任务忘了,连出外的工夫也没有,新学会了一件看家本领,便是吸鸦片烟,每日须下午两三点钟起床,模模糊糊用些早点,就开始吸鸦片烟。普通人家吃夜饭,他才吃第一顿饭,恋奸情热,既到夜间,当然又舍不得出门了。是这般把幺二堂子当家庭,闹了一个多月,手中所有安排做大事业的钱,已是一文不剩了,还是舍不得走,暗地将衣服当了,又闹过几日夜,实在无法可想了,这才打定主意,回见屈蠖斋,胡乱捏造了一篇报告,打算哄骗屈蠖斋,再骗些钱到手,好继续去行乐。哪里知道屈蠖斋当日派遣他的时候,已提防他不努力工作,或因不谨慎陷入官厅的罗网,随即加派了两个会员,也去那地方,一面在暗中侦察谭曼伯的举动,一面暗中保护,万一失事,也有人回来报信,以便设法营救。谭曼伯既是还不曾前赴目的地,对于那地方各种与革命运动有关的事情,不待说是毫不知道,反是屈蠖斋因早得了那两个会员的报告,很明了各种情形。谭曼伯凭空捏造的报告,怎能哄骗得过去呢?当下屈蠖斋看了这篇不伦不类的报告,不由得心中忿恨,将谭曼伯叫到面前,故意一件一件的盘问。谭曼伯哪里知道屈蠖斋有同时派人侦察的举动,还想凭着一张嘴乱扯,只气得屈蠖斋拍着桌子骂道:“你知道我们此刻干的是什么事么?这种勾当也能由你虚构事实的吗?你老实说出来,你简直不曾到那地方去,我早已侦查明白了。你究竟躲在什么地方,混了这些日子,领去的款项如何报销?你不是新入会的人,应该知道会中的纪律,从实说来,我尚可以原谅你年轻,希望你力图后效,若还瞒着不说,我便要对你不起了,那时候休得怨我。”

谭曼伯以为自己在二幺堂子里鬼混的事,没有外人知道,料想屈蠖斋纵精明,也找不着他嫖的证据,哪里肯实说,一口咬定所报告的是真情实事。屈蠖斋气忿不过,也懒得和他多费唇舌,一张报告到东京总会,请求开除谭曼伯的会籍。两星期后指令下来,谭曼伯的会籍果然开除了。谭曼伯此时手中无钱,不但不能回东京去,便想回常熟原籍,也不能成行。屈蠖斋因他熟悉会中情形,恐怕他流落在上海,将于革命运动不利,复将他叫到面前,和颜悦色的说道:“你这次开除会籍,虽是由我呈请的,只是你是个精明人,素来知道我们会中的纪律。我今日既负责在此地工作,关系非常重大,对你违犯纪律的举动,不得不认真惩办。你应明白我对你绝无私人嫌怨,现在你的会籍既经开除了,自不便再支用公款,我只得以私人交谊,赠你四十块钱,作为归家的旅费,希望你即日动身回常熟去,万不可再在上海停留。”

谭曼伯当时接了四十块钱,似乎很诚恳的感激,说了许多表示谢意的话,作辞走了。

屈蠖斋以为他必是回常熟去了,想不到这日在亲戚家门口下车的时候,又遇了他,回头看他身上穿的倒很华丽,不好不作理会,只得点点头说道:“你怎的还在这里,难道不回常熟去吗?”

谭曼伯笑道:“我已去常熟走了一趟,因先父的朋友介绍,得了一件糊口的差事,所以回到上海来了。我前次荒唐,干了无聊的事,使老哥心里着急,又承老哥的盛情,私人赠我旅费,自与老哥离别以来,我无日不觉得惭愧,无时不觉得感激。有一次,自怨自艾的整整闹了一夜,决心次日去求见老哥,要求老哥宽恕,予我以自新之路,不料一绝早跑去,老哥已经搬迁了。向那看管弄堂的人打听,他也不知道搬到什么所在,从此便无从探听,今日无意中在这里遇着,真使我喜得心花怒放。我如今正有一个极好机会,可以替会中出一番大力,以赎前次荒唐的罪孽,只苦寻不着老哥,不知老哥此刻可有工夫,听我把这极好的机会述说一遍。”

屈蠖斋见他说的诚恳,自不疑心他有什么恶念,遂据实说道:“此刻委实对不起。你瞧,这办喜事的人家,是我的亲戚,我是特地来吃喜酒的。你既能悔悟前非,倘果能从此改变行径,以你的聪明能力,何愁干不出绝大事来。我和你今晚七点钟在青莲阁见面吧,有话到那里去谈。”

谭曼伯连说:“很好,很好!”

屈蠖斋回身挽了张同璧的手,同走进亲戚家去了。

他这家亲戚是个生意中人,很有点儿积蓄。这日为儿子娶媳妇,来了不少的男女贺客。屈蠖斋虽和这人家是亲戚,并且也是以经商起家,只是因屈蠖斋是个漂亮人物,又是一个出洋的留学生,夫妻两个的人品知识,都高人一等,这亲戚家也特别的殷勤招待,主人夫妇陪着他夫妻俩谈话,一会儿外边爆竹声响,西乐、中乐同时奏曲,新妇花轿已进门了,傧相立在礼堂,高声赞礼。屈蠖斋喜瞧热闹,和张同璧走出礼堂来,只见礼堂两厢,挤满了男女老幼的来宾,四个女傧相等媒人开了花轿门,一齐把花枝也似的新妇,推推拥拥的捧出轿来。屈蠖斋定睛看了新妇几眼,对张同璧笑说道:“新妇的姿首不错,你看她不是很象如师么?张同璧瞟了屈蠖斋一眼,摇头说道:“快不要这们随口乱说,人家听了不痛快。”

<!--PAGE 5-->

屈蠖斋正待回答,忽见一个男子,急匆匆的双手分开众人,挤到屈蠖斋面前说道:“屈先生,对不起你,请你同我去救一家人的性命吧!”

屈蠖斋听了这句突如其来的话,自然摸不着头脑,愕然望着那人说道:“你是哪里来的,姓什么,我不认识你,无端教我去哪里救谁的性命?”

那人表现出非善意的笑道:“屈先生当然认不得我,我是西门路沈家的亲戚,我姓王。屈先生前日在沈家闲谈几句话不打紧,害得沈家大太太和姨太太日夜吵闹不休,昨夜姨太太气急了,吞生鸦片烟寻死,直闹到天明才救转来。大太太因受了老爷几句话,也气得吊颈,如今一家人简直闹的天翻地覆。沈老爷急的没有办法,只好打算请屈先生前去,把前日所谈的话,向姨太太,大太太说明一番,免得她们闹个无休歇。”

屈蠖斋道:“我在沈家并没说什么话,使他家大小不和,请你回去,我夜间有工夫就到沈家去。”

姓王的还待往下说,屈蠖斋已挥手正色说道:“你走吧。这里不是我的家,是我的亲戚家。此刻正在行结婚礼的时候,不要在这里多说闲话吧。”

姓王的没得话说,刚要退出,忽从门外又挤进两个蛮汉,直冲封屈蠖斋前面,一边一个将屈蠖斋的胳膊揪住,高声说道:“人家因你几句话,闹出人命关天的大乱子来了,你倒在这里安闲自在的吃喜酒,情理上恐怕有些说不过去。走吧,同到沈家去说个明白,便没你的事了。”

屈蠖斋急得跺脚,恨不得有十张口辩白,但是来的这两人,膂力极大,胳膊被扭住了,便不能转动,连两脚在地下都站立不牢,身不由自主的被拉往外走。张同璧不知道自己丈夫在沈家说错了什么话,满心想对来人说,等待吃过喜酒再去,无奈来人气势凶猛,竟象绝无商量余地的样子,加以来人的举动很快,一转眼的工夫,屈蠖斋已被扭出大门去了。主人及所有来宾,都因不知底细,不好出头说话。张同璧毕竟是夫妻的关系不同,忍不住追赶上去,赶到大门口看时,只见马路上停着一辆汽车,三个人已把屈蠖斋拥上汽车,呜的一声开着走了。

张同壁知道步行追赶是无用的,折身回到亲戚家,对一般亲友说道:“西门路沈家和蠖斋虽是要好的朋友,彼此往来亲密。只是他家大小素来不和,吵嘴打架的事,每月至少也有二十次,算不了什么大事。我蠖斋说话从来异常谨慎,何至因他几句闲话,就闹出人命关天的大乱子来。我觉得这事有些可疑,沈家我也曾去过多次,他家当差的我认识,刚才来的三个人,我都不曾见过,并且来势这么凶恶,沈家没有汽车,不见得为这事特地借汽车来接。我委实有些放心不下,得亲去沈家瞧瞧,若真是沈家闹什么乱子,我去调和调和也好。”

<!--PAGE 6-->

亲友中关切屈蠖斋的,都赞成张同璧赶紧去。

张同璧慌忙作辞出来,跳上黄包车,径向西门路奔去,到沈家一问,不但屈蠖斋没来,大太太和姨太太并没有吵嘴寻短见的事,这一来把个张同璧急慌了,只得仍回到亲戚家,向一般关怀的朋友,说了去沈家的情形,即托一般亲友帮忙援救。当下有主张报告捕房的,张同璧以为然,便亲去捕房报告,自己并向各方探听,倒很容易的就探听得:当时三人将屈蠖斋拥上汽车,直驶到法租界与中国地相连之处,汽车一停,即有十多个公差打扮的人,抢上前抖出铁链,套上屈蠖斋的颈项,簇拥到县衙中去了。

张同璧探得了这种消息,真如万丈悬岩失足,几乎把魂魄吓出了窍,随即带了些运动费在身边,亲到县衙探望,门房衙役、牢头禁卒都送了不少的钱。这些公门中人,没有不是见钱眼开的,不过这番因案情重大,县知事知道屈蠖斋的党羽极多,恐怕闹出意外的乱子,特地下了一道手谕:“无论何人,不许进监探望,并不许传递衣物及食品,故违的责革。”

即有了这一道手谕,任凭张同璧花钱,得钱的只好设辞安慰,说这两日实因上头吩咐太严,不敢作主引进监去,过两三日便好办了。张同璧无可奈何,只得打听了一番屈蠖斋进衙后的情形,回家设法营救。

屈家是做生意的人家,平日所来往的,多系商人,与官场素不接近,突然遇了这种变故,只要心中所能想得到的所在。无不前去请求援救。偶然想得数年前同学黄辟非身上,估量黄石屏是一个久享盛名的医生,必与官场中人认识,亲自前去请求帮忙,或者能得到相当的结果,因此跑到黄石屏家来,将屈蠖斋被捕的情形,泣诉了一遍,只不肯承认是革命党。

黄辟非生成一副义侠心肠,听了张同璧的话,又看了这种悲惨的情形,恨不得立时把屈蠖斋救出来,好安慰张同璧。无如自己还是一个未曾出阁的小姐,有何方法能营救身犯重案的屈蠖斋,脱离牢狱呢?当即对张同璧说道:“既是你屈先生遭了这种意外的事变,以你我同学的感情而论,凡是我力量所能办到的,无论如何都应尽力帮忙。不过这事不是寻常的困难问题,非得有与上海县知事或上海道关系密切的人,便是准备花钱去运动脱罪,也不容易把钱送到。若没有多的钱可花,就更得有大力量的人,去上海县替你屈先生辩白,这都不是我的力量所能办到的。好在此刻家父还没出外,我去请他老人家到这房里来,你尽管当面恳求,我也在旁竭力怂恿。只要他老人家答应了,至少也有七八成可靠,如果绝无办法,他老人家便不得答应。”

张同璧道:“老伯的为人,我是知道的。只是我平日对他老人家太少亲近,如今有了这种大困难的事,便来恳求,非有你从旁切实帮我说话,我是不敢十分相强的。”

<!--PAGE 7-->

黄辟非道:“这事倒用不着客气。”

说着待往外走。张同璧赶着说道:“我应先去向老伯请安,如何倒请他老人家到这里来呢?”

黄石屏的诊所房屋,前回书中已说过,是一所三楼三底的房子。楼上的客堂楼,是黄石屏日常圾大烟及会客之所,西边厢房,便是黄辟非的卧室。张同璧来访的时候,黄石屏正在客堂楼上吸大烟。黄辟非见张同璧这么说,便将她引到客堂楼来,向黄石屏简单介绍了张同璧的来意。张同璧抢步上前向黄石屏跪下,说道:“侄女平时少来亲近老伯,今日为侄女婿遭了横祸,只得老着面孔来求老伯救援。”

黄石屏忙立起身,望着辟非说道:“痴丫头,立在旁边看着,还不快搀扶屈太太起来!”

黄辟非扶张同璧在烟榻前面一张椅上坐下,黄石屏问了问被捕的情形,说道:“我记得前天报上曾登载一件暗杀案,报上虽没有刊出凶手的姓名来,但是据一般人传说,那个被暗杀的,是上海县衙门里的有名侦探,专与革命党人为难,这番就是奉命去侦探革命党,反把性命送了。一般人多说必是革命党杀的,并且听说凶手用的刀,是日本制造的短匕首,锋利无比,刀上涂满了白蜡,刺进胸膛或肚子,不抽刀即不能叫喊。大家推测这凶手多半是从东洋回来的,你家屈先生凑巧刚从东洋回来,大约平时与那些革命党不免接近,所以这次就受了连累,究竟他的行径,你知道不知道呢?”

张同璧流泪答道:“侄女知道是知道的,不过得求老伯原谅,侄女自遇了这种横祸,心也急碎了,自知神经昏乱,象这样关系重大的事,侄女怎敢胡说乱道呢?”

黄石屏点头道:“这事是在外面胡乱说不得的。你不相信我为人,大约不至到我这里求救,请你将所知道的情形,照实对我说吧。我不知道实情,便不好设法去救。”

张同璧知道黄石屏平日为人极正大,在当时社会上一般正人,除却是在清廷做官,所谓世受国恩的而外,大概都对于革命党人表同情,存心摧残党人的最少。张同璧逆料黄石屏必是对她丈夫表同情的,遂将屈蠖斋回国后的情形详细述了一番。黄石屏听了,现出踌躇的神气说道:“论现在的官场,本来上下都是极贪污的,不问情节如何重大的案件,只要舍得花钱,又有相当的门路,决无想不出办法之理。不过你们屈先生这案子的情形,比一切的重大案件,都来得特别些。他亲手暗杀了那个侦探,此刻那侦探的父亲,还在上海县衙里当招房,那便是你家屈先生的冤家对头。这种杀子之仇,是不容易用金钱去调解的。劝你也不用着急,你既和我辟非同学,又把这事委托了我,我当然得尽我的力量替你设法,但是我有一句最关紧要的话对你说,你得依遵我:你今天到我这里来的情形,及我对你所说的话,永远不许向人说,便是将来你们屈先生侥幸脱离了牢狱,你们夫妻会了面,也不许谈论今天的事。总之,你今生今世,无论在何时何地对何人,不许提今天的事,你能依遵么?”

<!--PAGE 8-->

张同璧救丈夫心切,黄石屏又说得如此慎重,自然满口承认依遵。黄石屏正色道:“你这时想我帮忙,救你丈夫的性命,休说这些不相干的话,你可以答应依遵,就是教你把所有的财产都送给我,你也可以答应的。只是你要知道,我何以这么慎重其事的对你说这番话呢?实因这事的关系太大,我黄家是江西大族,全族多是安分守己的农人,没有一个受得起风波的。不用说我单独出力营救革命党入,便是与革命党人来往,我黄家全族的人听了都得害怕,从此不敢与我接近了。其他种种不好的影响,更毋庸说了。你就是这么答应我不行,你是真能依遵的,立刻当天跪下,发一个大誓,不然我不敢过问。”

张同璧随即对着窗外的天空,双膝跪下,磕了几个头,伸起腰肢跪着说道:“虚空过往神祗在上,信女张同璧,今因恳求黄石屏先生搭救丈夫性命,愿依遵黄先生的吩咐,永远不把今日恳求的情形,对一切的人说,如有违误,此身必受天谴,永坠无间地狱,不得超生。”

刚说到这里,黄石屏已从烟榻上跳下地来,说道:“好,好!请你就此回家去吧!只当没有今天到我家的这回事,凡有可以去恳求设法的人,你仍得去恳求,不可以为我答应了帮忙,就能万事无碍了。”

张同璧一面连声答应“是!”

一面掉转身躯,向黄石屏磕了一个头,立起身作辞而去。

张同璧走后,黄石屏出诊了几个病回来,将魏庭兰叫到跟前说道:“你赶快拟一张启事,交帐房立刻送到报馆里去,务必在明天的报上登出来。启事上说我自己病了,不能替人打针,须休养三日,第四日仍可照常应诊。”

魏庭兰听了这番吩咐,留神看黄石屏的神情举动,并无丝毫病态,心中怀疑,口里却不敢问,只是觉得多年悬牌的医生,每日来门诊的,至少也有七八十号,一旦停诊,与病家的关系极大。凡是有大名的医生,非万不得已,断不登报停诊,即算医生本人病了,有徒弟可以代诊,总不使病家完全绝望。不过魏庭兰知道黄石屏的性格,仅敢现出踌躇的样子,垂手站着,不敢说什么。

黄石屏已明白了魏庭兰的用意,正色说道:“你不知道么?我在这两星期中,门诊出诊都太多了,精神实在来不及,若不休养几天,真个要大病临头了。我这种年龄,这种身体,大病一来,不但十天半月不易复原,恐怕连性命都有危险。你此刻替人治病的本领,还不能代我应诊,你不要迟疑,就去照办吧!”

魏庭兰这才应“是”退出,拟了停诊的广告,送给黄石屏看过,交帐房送各报馆刊登。

次日各报上虽则都登载出来,也还有许多不曾看报的,仍跑到诊所来求诊,经帐房拒绝挂号才知道。黄石屏这日连朋友都不肯接见,独自一个人躺在烟榻上吸烟,直到吃过晚饭,方叫姨太太取出一套从来不常穿的青色洋服来,选了一条青色领结。姨太太知道是要去看朋友,连忙招呼备车。黄石屏止住道:“就去离此地不远,用不着备车。”

<!--PAGE 9-->

说毕,穿好洋服便往外走,走后姨太太才发觉忘记换皮靴,也不曾戴帽子,脚上穿的是一双玄青素缎的薄底朝鞋。姨太太笑道:“身上穿着洋服,脚上穿着薄底朝鞋,头上帽子也不戴,象个什么样子?快叫车夫拿皮靴帽子赶上去吧!”

车夫拿了靴、帽追到门外,朝两边一望,已不见黄石屏的背影,不知是朝哪一方走的,胡乱追了一阵,不曾追上,只得罢了。

夜间十点多钟,黄石屏才回来,显得非常疲劳的样子,躺在烟榻上,叫姨太太烧烟,吸了好大一会工夫,方过足烟瘾。姨太太笑问道:“从来不曾见你象今天这样发过瘾,你这朋友家既没有大烟,你何不早点儿回来呢!象这样发一次烟瘾,身体上是很吃亏的。你平日穿便衣出门惯了,今天忽然穿洋服,也和平日一样,不戴帽子,不穿皮靴,我急得什么似的,叫车夫追了一阵没追上。”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