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的王不值钱。 是个手底下有几百上千的部落首领就被叫做王。 当李信听到有个叫头曼的家伙,创造出单于的称号时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不起眼的匈奴,终成大祸! 他知道,此刻起不能再小看匈奴人了。 而是要当成生死大敌对待。 不共戴天,有我无他,二者必有一死的那种死敌。 他之所以这么想,不是因为头曼单于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有多么强大。 也不是匈奴人有多厉害。 即便一个左贤王下辖的领域,比七国加起来的九州之地还大,也不过是堆无法形成合力的废物点心。 他担心的是,匈奴人粗糙地建立起了类似国家政权一样的秩序。 是秩序! 是可以把那盘散沙一样的匈奴人,约束在一起,团结在一起的秩序规则。 单于为首,下辖左右贤王。 左右贤王又各自下辖几百个小王。 这样的权力构架出现后,必然会寻找一个份量足够大的劫掠之地去抢劫。 否则,权力构架必然会垮掉。 ——因为没有共同的利益。 为了不让辛辛苦苦构建的权力框架垮掉,匈奴人必然会以大秦为目标,抽调各部落的猛士南下劫掠。 让各部落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好地团结在单于身边扩大劫掠战果。 可能迟几十年。 也可能明天就会发生这样的事。 绝无例外! 武将其实都会治国。 虽然无法像文官那样做得春风化雨,手段高超地找到无数个别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从而达到盲目服从的目的。 却能洞若观火地发现事态的发展方向,并用最简单直接的手段达到目的。 毕竟,治国的权力框架也是按照军队的管理框架打造的。 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匈奴人建国了!” 李信皱着眉头恶狠狠地吐出口恶气:“马民,即刻提审所有匈奴俘虏,给我查出有关匈奴人所有的消息。” 他并未解释匈奴人建国后大秦会面临着怎样的麻烦。 吩咐通译和其他人去提审匈奴俘虏后,他开始咬牙切齿地写奏章。 事关重大。 必须奏报大王知晓。 同时,还附上自己的意见:他亲率骑兵特战部队一万,深入匈奴之地探查清楚。 如果有可能的话。 还可以劫杀几个比较重要的部落头领,让匈奴人先内乱起来。 不能让他们形成合力。 那就麻烦了。 主要是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 男子十五岁成年,即可上马提刀变成来去如风的战士。 还特妈的不用马鞍、马镫。 跟长在马背上一样自如。 动辄十来万骑兵纵横来去。 想想都酸爽。 要不是冶炼铜铁和制作弓箭的手艺受到限制。 凭数不胜数的骑兵兵源,就能压垮大秦。 写完奏报写家书。 写家书的目的除了报平安之外,还让家宰去边境帮他找几个匈奴马商,送到军帐里做通译。 深入敌境,不熟悉匈奴语言可不行。 他没打算短时间内回来。 准备用精兵强将把匈奴人摸透,方便自家大王一统河山后攻略北境。 他算看出来了。 大王早早弄出骑兵特战队,最根本的用途,其实就是针对匈奴人而设。 匈奴的骑兵很强大。 防守却跟筛子似的,到处都是漏洞。 一人三骑的强大铁骑,只要跑进苍茫草原,不主动现身的话别人只能跟在身后吃屁。 还不用带粮草。 就地劫掠牛羊宰杀即可。 不对,大王说过,好像叫收税。 嗯,就是收税! 靠源源不断的税收,完全可以养活一支万人规模的骑兵。 隔三差五,还能把收上来的马匹牛羊送回大秦。 挺好。 他觉得当个肆无忌惮的税吏纵横大漠,比春耕过后跑到齐国欺负豆芽菜更附和自身气质。 当然,把齐国和燕国王公贵族撵出长城当野人,也少不了骑兵相助。 不能让章邯专美于前。 他谋划着把麾下的骑兵一分为二。 一万精兵强将准备随自己深入敌后,搅动草原风云,让匈奴人顾头不顾腚。 副将率另一万骑兵赶回邯郸伴驾出征。 有灭国之功在身。 他也不在乎副将参与灭齐、灭燕之战后是不是比自己升的更高。 跟着自家大王打仗很没意思。 一排黑压压的热气球升空,敌军逃得逃,跪得跪。 很多时候不用打仗。 清点俘虏的时间比打仗的时间更多。 跑到塞外草原上就不一样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只要把抢到的好东西送回大秦,军功就会源源不断地往脑袋上堆。 还不用忌讳屠戮。 不听话的统统砍掉。 听话点的匈奴成年男子,统统绑起来卖给大秦矿主。 或者带上枷锁去修路。 里外里都是金饼! 还能不断扩大战马规模,继续壮大骑兵队伍。 算好心里的小账,李信开始忙活着先执行起来。 静候王诏降临。 同时,还派出使者去赵王营寨,索要擅长匈奴语言的通译。 赵国是跟匈奴人打交道时间最长,最多的国家。 应该有这类人才…… 十天后。 远在千里之外的邯郸。 龙台宫内,嬴政看到了李信的奏报。 “建国了啊!”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眉头微蹙:“看来,赵偃的北狩之路有点坎坷。” “国师还真是明见万里。” “早早就算到了匈奴人要崛起?” “不对,国师还以为此时是十六年之后。” “嗯,李信琢磨的没错。” “世上只有千日做贼的道理,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把李信这只大贼放到大漠深处,足够匈奴人提心吊胆地忙活十来年。” “为寡人争取十年时间。” “还能顺便帮寡人探探北方的矿藏。” “……” 用一万骑兵换个安安稳稳一统山河的机会,对嬴政来说是个好买卖。 李信都能看明白的事,对他而言看得更清晰,更长远。. 头曼单于执掌王廷。 相当于控制了大秦从河套向北方向的发展路线。 左贤王驾驭东胡等小部族,等于卡死了赵、燕、齐三国未来北上的方向。 右贤王统治西域。 等于堵死了大秦攫取天山、草原和黑土地的路径。 这怎么能行呢? 如果真让匈奴发展起来,大秦在陆上的发展方向只有向南。 没有其他出路。乐瑶小公举的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