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你问呗。”
陈长青脖子向前一伸,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小孩笑着说道:“衔珠镇!”
衔珠镇?
陈长青微微一愣,洛河州有这么个地方吗?
这破空符的效果这么好?把他传出洛河州地界了?
带着满腹的疑问,陈长青又问道:“此处地处大黎哪一州?”
“大黎?”
小孩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我从小在衔珠镇长大,没有出过小镇。”
可也不至于连大黎都不知道吧?
陈长青眉头紧皱。
这可怎么出去?
看向院中小孩,问道:“我可以进去吗?”
小孩笑得很灿烂,说道:“当然可以。”
随后起身,拍了拍地上的衣服上的尘土,走过来打开院门。
跟着小孩进了屋子,陈长青坐在凳子上,环顾四周。
屋内的陈列极其简洁,唯有一张木床,一张饭桌,和一个灶台。
屋顶还破了个洞,阳光洒进来,照在地上。
小孩在灶台上找了个碗,放进两三片茶叶,倒上水,端到陈长青面前,问道:“公子是从外面来的吧?”
陈长青点点头。
端起碗,吹走茶叶,喝了一口。
这才打量起这个为人和善的小孩。
小孩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样子,生得黝黑瘦弱,身上的衣服却洗得干干净净,甚至有些发白,衣服上全是补丁。
陈长青问道:“家里就你一个人吗?”
小孩点点头,笑容牵强道:“嗯,我爹在我出生后不久就失踪了,我娘也在两年前去世了,就剩我一个人了。”
闻言,陈长青愣了下。
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两年前也就五六岁,他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小孩心善,更让人同情。
陈长青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仍是笑着,说道:“我叫陈十一,十一月十一生的,所以叫陈十一。”
陈姓?
陈长青微微一愣。
大黎在开国时,就对国姓特别关照过,为何这孩子还过得这么苦?
见陈长青不说话,小孩拄着腮帮子问道:“小镇外的世界,好吗?”
陈长青在小孩眼中看到了希冀,不忍打破孩童的幻想,便说道:“很好!”
陈十一笑道:“那我长大了一定要出去看看,闯**江湖!”
陈长青笑了,“你会武功吗?闯**江湖可是很容易丢命的。”
陈十一顿时蔫了,摇头道:“不会。”
紧接着又问道:“你会吗?”
陈长青笑着点头,“会一点。”
小孩眼中露出希冀的目光,说道:“可以教我吗?”
陈长青笑道:“可我着急回去。”
小孩“哦”了一声,有些失望,却没说什么。
陈长青想了想,从芥子物中取出那本晋王府带出来的修行秘籍,放在桌子上,说道:“是一本武功秘籍,练成后就可以出去闯**江湖了,就当是茶水的谢礼。”
小孩眼前一亮,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书籍,翻看了两页,放回桌面,然后起身敲了敲墙角处地面的一块砖,掰开砖块,从里面取出一个陶罐,手伸进罐子里抓了一把,然后又将罐子藏起。
坐回原位,小孩摊开手,将一把铜钱洒在陈长青面前,说道:“我知道这书定然不止这些钱,但我不能白拿你的。”
陈长青没有拒绝,笑着将铜钱收起。
随后,又取出两枚碎银,放在桌面上,说道:“既然这样,我们也算是朋友了,这二两银子借给你,以后记得还我。”
小孩咧开嘴笑,想了想,还是收下了碎银,说道:“以后能出去了,一定找你!”
陈长青微笑不语,他当然不相信小孩能真靠着一本秘籍踏上修行路,更不相信小孩有能力到西晋找他。
给他秘籍,是留他一个念想。
给他碎银,是希望他活下去。
至于为何不给多一点,是不想污染一颗纯粹的心。
小孩将陈长青给的秘籍收进怀中,略显尴尬地说道:“我不识字,回头让私塾先生教我,到时候再看。”
陈长青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
陈十一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说道:“对了,私塾的荀先生见多识广,一定知道衔珠镇在哪里的,我带你去问他!”
陈长青眼前一亮。
他也正愁没地方问路呢。
离开屋子,小孩一丝不苟地锁上房门,出了院子后,将院门也一并锁上。
陈长青笑道:“院墙低矮,其实锁不锁都没所谓的。”
小孩却说:“只是提醒邻居我不在家,不防人的,真有人想进去的话,院墙再高也没用的。”
陈长青点点头。
随后,小孩带着陈长青穿过大街小巷,到了一座长满杂草的院子。
院门敞开,小孩却还是扣了扣门环,喊了声:“荀先生,我进来了哦!”
陈长青跟着小孩进了院子。
院中有两间房,正对大门的一间,大门敞开,门上挂这个牌匾,上书“一身浩然气”。
正楷写就,就如所写的一般,气势磅礴。
侧面的屋子的门上,也挂着一块牌匾,却是草书,刻着“君子不器”四字。
小孩带着陈长青径直进了正屋。
一个发黑如墨的儒衫男子正坐在最靠前的桌案上,捧着一卷书籍。
男子面容十分干净,一袭崭新的雪白长衫,头上别着一根玉簪,看上去与这个小镇的一切格格不入。
“荀先生!”
陈十一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
陈长青则是打了个道门稽首,说了句:“见过荀先生。”
那位荀先生,先是身体前倾,揉了揉陈十一的脑袋,而后站起身,对陈长青作揖回礼。
却只说了一个字:“善。”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