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神佑空间,伊妮亚又开始了一次闭关。
这次的闭关,将与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如果说,以往的闭关如同澄心静意,总结过往或根本性的或零零碎碎的一些经验,以期在暗夜里能够找到脚下应该走的方向,或者以期能够走得更远的话,那么这一次的闭关就是登顶临渊,一览众山小。
以往的闭关是加法,将经验一点一滴往心头累加。因为身处局中之时,视野或被山遮,或被林挡,或被雾扰,或被云妨;脚步或被山隔,或被水拦,或被泥泞所阻,或被风雨所碍。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验就是不折不扣的法宝。危急的时候,经验可以换来脱身的机会;平常的时候,经验可以换来无穷心血的探索。
吸纳自己的或者前人的经验,往往能够节省极其大量的心血和时间。这是一个人快速成长和进步的最佳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点一滴的经验,都是千金难换的。
但是现在,是用到减法的时候了。
经过化身入轮回,历百千万劫,伊妮亚虽然未能如唐远一般径超直上,一步踏入本源,从而成为核心级的A级意识存在,但是,她也确实跨出了对她来说极为关键的一步。如果说以前,她只能算是清界(神界)之中一个比较强大的存在的话,那么现在,她已经超过这个层次,理论上说,她已经有资格进入灵界(神佑空间的核心位面)了。
在这个时候,她的视野中,确确实实的,已经是‘眼前道路无经纬’了。
过往的那些曾经带来诸多困扰的千重山、万叠浪、泥泞沼泽、坑坑坎坎,如今,皆在眼底,皆在足下,再也不是阻拦,再也不是妨碍。
穷山恶水,变成了江山如画;
风霜雨雪,变成了赏心音声。
站在绝高之巅,向下望去,一切,皆变成了单纯的风景,而且,用一句异世界的话来形容,‘这边风景独好’。
这就是位置的变换,所带来的彼与我关系的变换。
华夏古代,一位虽然也曾热衷于打坐参禅、沐浴炼丹但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只能算是最蹩脚最底层的‘外门修士’,而且还是没有入门证的‘准修士’,那位叫做苏轼的大胡子,在游庐山之际,却吟出了堪为千古绝唱的两句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可以说,横贯世间万象。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在其映照之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站在绝顶,向下俯瞰呢?
伊妮亚的现在,就是这般。
经千百万世,历千百万劫,阅层层风烟,度不尽流年,体喜怒哀乐,识沧海桑田,兼其中或为有情众生,或为无情山水,然后看尘间万象,如水中之月,明灭不定,若有风来,或散或叠,或碎或圆,起起伏伏,略无定时。
再然后……
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到大道在天,澄明如镜。
于是,一颗道心,从水中之月,变成了天上之月,再不因晦隐,再不被云妨。他人视之,阴晴圆缺仍在,而于己而言,所谓阴晴,所谓圆缺,不过风景,不过虚妄。
此亦即异位面释家所谓的‘不染琉璃心’。
在伊妮亚来说,过往的点点滴滴、枝枝叶叶的经验,现在将会变成雪花,在她的‘心’上一片一片地洒落。在这个过程中,那些纯净的、将会从雪化水,彻底融入她的心灵;那些沾染的,将会被涤于心外;那些点点滴滴,将会如川归海;那些枝枝叶叶,将会落化为尘,然后,以一种新的姿态,在那颗不染纤尘的心上,重生。
所谓万法皆收于心。
然后,一心之中,演千万法;一心之中,成大世界。
在之前,唐远曾用魔方来给伊妮亚展现过修行的层次。过去的伊妮亚,就譬如那只对准了一面的魔方,在那一面的‘纯净’背后,所体现的,其实并不是圆融,而是偏执。
而这个时候,十方上下,终于尽皆无碍。
精灵岛上,两个月之后,就在唐远的眼前,静静端坐深深冥想着的伊妮亚,忽地变成了一枚种子,落入地下。又两个月后,这枚种子破土发芽,很快地,长成了一棵青青之树。
再两个月后,一个淡淡的影子,从树中飘出,然后,转瞬之间,迅速地凝结。在这个过程中,周围的整个时空,好像都被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