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妮亚的想法,总地来说,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苦境,一个是乐境。所谓苦境,就是历炼幻境;而所谓乐境,往白了说,就是一个大游乐场。
一本叫做《菜根谭》的格言小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还有另一句: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这对于凡人来说,就是五个字:凡事不可过。
生命皆禀从混沌而生。人处于世界中,就好像是一滴水处在大海中,不可避免地颠沛流离,风景变幻。大海对水滴所造成的种种形态各异的影响,会使得水滴的反应机制呈多样化。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性格之中,皆有多样化的种子。这些种子,有的深埋在地下,一生也不见天日;有的偶尔会萌芽生长,但因为环境的不适宜,可能很快地夭折;有的发芽了,生长了,环境也不适宜,但却没有夭折,而是艰难却生命力顽强地匍匐在地表,或如青苔般,侧身一处,幽然自绿,或如小草般,四处蔓延;只有那些生命力比较顽强,同时又能得到环境滋润的种子,才能茁壮地成长。
这些种子所成长出来的草木,便是人的‘主格’,而那些小草青苔之类,则只能称为是‘副格’。主格是人在绝大多数比较正常的状态下的为人处世机制;而‘副格’,则往往会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才会受到激发,对主格机制产生影响。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无恶不作,刻薄寡恩,残忍阴毒。但是每每对于长得不高、有一头淡雅秀丽的长发、手指洁白如玉般的女孩子,会诞生一种如父亲对女儿般的关爱,且这关爱非常深沉和纯粹,只有付出而没有任何索取的意图。
在这个例子中,‘刻薄寡恩,残忍阴毒’,就是这个人的主格,是他绝大多数下的心理及为人处世状态,而每当‘长得不高、有一头淡雅秀丽的长发、手指洁白如玉般的女孩子’有这个条件出现时,他的一个‘副格’就会被激发,代替‘主格’短暂地主导影响他的心理及行为。
一个人可能拥有数种不同的‘副格’,各在特定的相应情境下被激发,有的副格被激发时,会超过主格,从而短暂地取代主格;有的副格在被激发时,则只能给主格施加或大或小的影响,而无法取而代之。
同时,一个人也可能拥有不同的‘主格’,当然,主格不可能太多,或许只是两到三种之类。
…
主格与副格只是一种简单、极端化的形容,而若是准确地说,一个人的‘性格’可能有十种、一百种、一千种,甚至是一万种及更多,而这些性格,呈等级化分布。
若是用指数来形容的话,排在最前面的一个,我们定为指数48(100为满数)。
而第二个,指数可能是23。
然后,第三个,14;第四个,只有6;第五个,可能只有2;第六个,可能仅是0.1;第七个,0.001……如此这般,逐渐缩减地一个个排列下去……
对于常人来说,这些都无关大旨,知不知道没多大区别。最多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人,能有效培养、强化自己想要的也就是理想状态的人格,为它争取资源,给它安排条件,使之一步步成长为主格,或者更进一步地成长为占绝对优势指数的‘第一格’,同时压制那些不想要的人格,压缩以至剥夺它们的生长生存环境,使之萎缩。
在世俗中,这是一个人走向成败的内因。
这些,仅是对凡人来说。
然而对修行者来说,这个问题就变得太重要了,重要到重要得不能再重要。而且,其中的情况,比凡人要复杂得太多。
凡人因为生命短暂,就使得其生存环境不可能有怎么多的变换,就算变换的再多,比如幼遭家之巨变,及长时遭情爱之变,再长时又遭国之巨变,及老时,又遭……这一连串的‘巨变’加起来,能称为‘世之绝罕者’,但是,与修行之士相比起来,也不过就是毛毛雨了。
修行有成之士,寿命数百、数千、数万、数十万、数百万,及至数亿、数十亿、数百亿……这些年间,所经历的环境,或有家国之变,或有所生存的文明之变,或有所居处的星系之变,更甚至,或有所存身的空间、宇宙之变……
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逝去……
看着自己认识的人、友爱的人、尊重的人、崇拜的人、鄙视的人、厌恶的人一个个逝去……
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步走向没落……
看着自己沐浴的文明一步步走向衰亡……
看着自己存身的星球、星系、空间、宇宙一步步走向终结……
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又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主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