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7日,中日正式签署了《枞阳条约》。条约规定,日中两国一衣带水,一贯亲善友好,为了继续保持这一传统友谊,日本愿意无条件把台湾及澎湖列岛,还有北库页岛归还给中国,并放弃所有与之相关的权益。同样,中国出于对中日之间千年友谊的珍惜,愿意提供给日本十八亿中元(中元兑换美元为3:1,升值了)的低息贷款,年利率为二厘,为期十五年,并且中国有责任保证在此海域中,日本商船的通航安全。
另外,中国在秘密条款中,还提供了价值二亿中元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了大多数新式飞机,虎式坦克和豹式装甲车,以及十部千里眼(雷达)等等,上述装备均为出口型。中国的电子工业,发明了半导体和晶体管,性能远超各国产品,出口型是不包括这些的。
中国已经在全国建设了二百多座千里眼监控站,并在进一步建设中。德国为了对抗英国空军的空袭,正在酝酿从中国引进千里眼及千里眼干扰装置等一系列电子设备,并要求中国提供机载千里眼。
中国对此不是很热情,中国已提供五部大型千里眼,来防止英国飞机的夜间空袭——效果显著。中国愿意提供更多的千里眼以为防御,但无意于提供机载千里眼用于进攻——这是两个概念的问题。
前者可以说是为了保护德国民众的生命安全,中国民众讲究仁义,愿意显示自己的宽厚。这通常会受到支持,至少不会引起反对。后者就很难解释了。我也无意与美英等国,尤其是美国把关系搞僵。
尽管日本政府已经完全控制了媒体舆论,并广为宣传“中日亲善,一衣带水”,在此事上摆出了极高的姿态,表示“为了中日关系的小小牺牲,这不算什么”云云。
《枞阳条约》还是被日本人称之为“日本的马关条约”。日本不仅把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给了中国,还捎带上了一个赠品——北库页岛。
许多日本人都称首相近卫为卖国求荣,并放言说要铲除“国贼”。但是,近卫可不是什么好鳖。军事化的日本警察,对此类事件监控非常严密。近卫一声令下,迅速把这些非法言论,“破坏中日亲善,扰乱民族团结”的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嘴上是不能说了,但无数的日本人都认为,这一回可吃亏了。对比当初(30年)中国提出的条件,怎么算都觉得,这亏吃大了。许多人私下里,都偷偷说,“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上一次,就答应中国了”。
这话也就能私下讲讲,牵涉到裕仁的颜面,没有人会公开讲出来的。裕仁也暗自后悔,在10月7日的日记里留下一声长叹。
其实,中日此次的谈判如此艰难,很大程度上,就是牵涉到裕仁的颜面。这等于明明白白把他决断的错误,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如果不是中国态度坚决,日本为形势所迫,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直到最后,裕仁松了欍,两国才正式达成协议。
条约达成以后,中日关系更形密切,俨然有成为盟友的趋势,《武器禁运法案》很快就无疾而终了。然而,中日关系在暗地里,却波涛汹涌,出现了裂痕。中国收回了国土,举国欢腾;日本人却以之为奇耻大辱,无不切齿衔恨。
晚上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