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帖凤崴了脚脖子。走不了路,在家养伤。
叉墙那天,花春生的妈妈花大娘,来帮着洗菜做饭。帖凤显得格外兴奋,做起活来特别认真。是展示自己的好机会,特别是在花大娘面前,机会不多。当然,她心里又有些沮丧,花春生没来,听说到公社去参加学理论学习班去了。
中午,帖凤安顿好两个斗架的“公鸡”,正要到后边吃饭,听说烫了人,她连忙往后跑。到了后面,她看见几个妇女正围着花大娘,有的喊,有的在看,妈妈手里端着半碗大酱。
刚才,花大娘把她们吃的饭菜弄上桌子,回身去找开水,不小心碰倒了桌边的竹皮暖瓶,一瓶开水全洒在右脚上!
大家赶紧给花大娘脱鞋脱袜,帖凤进来的时候,关杏正在往她红肿的脚背上抹大酱。
花大娘抹不开了。本来是帮人家,却弄成这样,做点活计不够功夫钱!饭也不吃了,张罗着要回去。
帖凤自报奋勇,扶着花大娘回家。回来的路上,遇见放牛回来的汪季堂。他说,治烫伤,獾子油最好使。
帖凤记在了心里。
回家就问妈妈,哪能弄到獾子油?
帖嫂想了想,告诉女儿,咱这里恐怕没有,到你姥姥家,还差不多。
第二天下午还有一气活儿,帖凤就捂着肚子和组长请假。她说肚子疼。
离开大家的视线,帖凤就疯跑起来。
到家和妈妈说了声,便朝下马滩奔去。她是为花大娘去寻獾子油。
当天晚上,姥姥跑了十几家,才给帖凤找了一小瓶。帖凤很高兴,抱起姥姥转了好几圈。
没想到,下了一夜的大雨。
但是,帖凤必须要在上工前赶回去。天刚亮,她不顾姥姥的唠叨,跳下炕穿上鞋就往回跑。姥姥在背后叫她吃饭。她说不用,回家再吃。
没想到,还真遇上麻烦。
都是山路。非常泥泞。有一段涝甸子,就是从水里趟过来的。
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平时踩着石头就蹦过来了。那天早上,涨了大水。平时的小河,一下子宽了好几倍。河水泛着白沫,拧着劲,隆隆地响着,奔向远方。帖凤看了下,没地儿绕过去。只好绾起裤管,拄着棍子,一步步试探着走进浑黄的水里。她没想到,水有那么深,水流有那么急,很快就没过了膝盖。水面上飘浮着枯枝烂叶,木头棒子,竟然还有一只死老鼠!到了河中间,帖风觉得身子往下直斜,棍子支在水中,被冲得哗哗作响。她知道,自己稍一疏忽,必定会被大水卷走!帖凤有些后悔,自己不应该不听姥姥的劝。
后退和前进是同样的距离。帖凤选择了前进。咬着牙,总算过来了,但是到了岸上,才发现左脚的鞋,被大水冲走了。
只好光着一只脚往回走。帖凤很心疼。一双农田鞋,要5元多钱,还没穿上两个月呢!老爸知道,一定会骂她半拉年。
山路坑洼不平,石头瓦块满地,挺硌脚的。但也没办法,右脚走难走的地方,左脚找平坦一点的地方落地。
下了村后的小岗鼻子,就到家了。路也好走多了。帖凤紧绷着的心终于松弛下来。下山的速度了也快了许多。灾难往往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帖凤本想想快点到家,却没遵循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几乎快接近平地了,帖凤便打算看看街路上有没有行人。这副样子,让人笑话。就在她张望的时候,脚下是一段极泥泞的烂路!穿鞋的脚一滑,没穿鞋的那只脚更站不稳了,“啪叽”一声,摔了仰马巴叉,摔得浑身是泥不算,没穿鞋的那只脚咯吱一声,崴了!
捱过一阵钻心的疼痛,帖凤发现,左脚脖子肿起来了!试着站起来,一沾地就针扎似的疼!
帖凤越想越气恼,便拄着棍子哭!哭了一会儿,也没人过来,只好忍着痛,一蹦一蹦地往回挪。好在到了平地时,汪季堂往外赶牛,连忙把她扶回了家。
帖凤回到家里,洗换完毕,就到了吃午饭时间。又饿又累,她吃了三个菜饺子喝了一碗小碴子粥,饭碗一推就睡了。一睡就是一下午。她睁眼一看,红日已经西斜。赶紧拐着棍子,一拐一拐地往花春生家走。
花大娘心疼得流了泪。她说,帖凤啊,看你,我这点小毛病算什么?啊?你犯得着跑那么远的路去吗?你看,如果你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们娘俩咋活呀!
帖凤听了心里很舒服,忙让花大娘脱了袜子抹上獾子油。
花大娘觉得一股清凉直透心肺,烫伤的地方也不那么疼了,越发感激,拉着帖凤的手直夸她人精明心眼也好使。帖凤的眼神却暗淡下来,她叹了口气,说这有啥用?人家看不上,做什么也白搭!花大娘知道帖凤在说儿子,便劝她不要急,一切有她呢!说完,趿着鞋去了后园子,很快端回半盆熟透了的大红袍李子。
帖凤在炕上吃李子,花大娘就去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