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武藏全传(肆)-宿缘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宿缘(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八幡神社赛马的日子终于到了。那天,武藏躲过了鬼仓一伙人的挑战,轻松地独得优胜。从此,他一有机会就骑马骋骑,到了年轻时代,已自体会得骑术的精妙了。

这正是武藏的修行法,不仅剑术,就是绘画或工艺,都是靠自己努力,多下功夫,以致无师自通。

伊织的骑术也得自武藏传授,所以对方虽是骑术大家的高田又兵卫,他也毫不为意。

翌晨,跑马厅中武藏的帐幔在东,又兵卫居西,中央面南的是忠真侯的座位。周围已站满了本家藩士,在等着比试开始。不久,忠真侯率领重臣,在中央椅上落座。接着,报告巳刻已到的战鼓,咚咚咚催着双方出阵了。

“啊!”

观场的藩士,不觉一齐张大了眼睛。从东西两边的帷幔中出来的武藏与又兵卫,都是全身披甲,飞身上马。武藏穿的是黑丝衬底的铠甲,腰插大刀;又兵卫是黄白相间的甲底,手绰双刃十字枪。两人一催坐骑,静静地进至忠真侯之前,并肩立马,各施一礼。

“双方辛苦了。为弘扬兵法,幸各展秘奥,尽量施为。此乃武艺揣摩,胜负之事限于当场,不许怀恨记仇,希各凛遵!”

<!--PAGE 5-->

忠真侯庄严地宣示后,两人同声回道:“谨领钧谕。”

说完掉转马头,向左右分开。先是放辔缓步。慢慢地由缓而疾,旋即一紧丝缰,两骑马绕场驰骋,待机而动了。

绕场散匝,又兵卫突如疾风骤雨,跃马前躯,斜袭武藏。武藏双脚一紧,擦身避过。

但转瞬之间,武藏立即兜转马头,紧蹑又兵卫马后追去。又兵卫似是成竹在胸,让过武藏,双腿一紧,旋马驰开。如此这般,双方虽未露兵刃,但两匹马倏近倏远,若即还离,沙尘滚滚,烟雾迷茫。坐下马惹得性起,也自磨牙露齿,各不相让。

忠真侯以下两边厢观战的藩士,各自捏了一把汗,两眼直跟着场战中马旋转。突然间,众人一齐紧张地屏住了气息。一旦分开,各走东西的两匹马霎时掉转马首,从正面又渐渐挨近了。两马翘首疾走。

踢得黄尘弥天,势如离弦之矢。

又兵卫手中长枪迎风呼啸。武藏也已拔刀在手。

十丈,五丈,一丈……险险正面相接的那一瞬间——“哎呀!”

又兵卫手上的十字枪,疾如紫电穿云,猛刺武藏的胸板。间不容发之际,武藏的大刀斜挥过去,霎时间火星乱飞,长枪向空滑去。两马相交,势如流星……就在这一刹那——“噢!”

一声其锐无比的呼啸声出自武藏的肺腑,同时大刀凌空,向又兵卫迎头盖下。

这时,围观的人都以为又兵卫必被斩于马下。但他却伏鞍躲过武藏的凌厉一刀,跃马向前,抬起身躯。可是,额上的头巾却被斩断,飘然落地了。

“伊织!”

忠真侯向坐在一旁的伊织叫道。

“是。”

“传令着即停手!”

“是。”

忠真侯并非事先便做此打算,是目睹刚才的剧烈情况,直觉到如再继续下去,必有一死,故此传令停战。

“殿下,马!”

“用我坐骑!”

座位幕后,系着忠真侯的爱马初霜。伊织翻身按鞍,一系缰绳,冲出帷幕。

这时,一旦交错而驰的武藏和又兵卫,又拨转马头,迎面冲杀过来了。

伊织双膝一紧马腹——

“上谕!着即停手!”

他边嚷着,边向两骑中间纵马而去。

但他的嚷声,被两边厢围观的嘈杂声给盖过了。

这期间,武藏与又兵卫的间隔急速缩短。两人之间,已迫近十余丈了。又兵卫再度绰枪在手,武藏也举刀过顶。这一次,怕会有一方受伤落马……

啊啊,只剩下不到一丈的短距离了!刀与枪,宛如两条凌空的游龙!

这一瞬间,围观的人群顿时被吓得鸦雀无声——是伊织向疾冲面前的两马中间,跃马进去了。

“上谕着即停手。”

伊织的绝叫,在杂沓的蹄声中,冲进观众的耳鼓。初霜被夹峙在直立的皋月与明石之间。

<!--PAGE 6-->

但围观的人们都看得非常清楚:马上的伊织,用左手抓住又兵卫的长枪,旋展右手大刀挡开了武藏的大刀……但这是一瞬之间,又兵卫疾即抽枪,武藏也收了大刀,两人同时在马上欠身回道:“谨遵钧谕!”

“恕罪!”

伊织一扭身躯,拨转马首,回到忠真侯面前复命去了。

“遵谕传令,双方业已停战。”

他沉着地躬身禀道。

“辛苦了。”

忠真侯的眼中满漾着惊叹之色。

一边,武藏与又兵卫骤马各回幔帷,换上常时服色,进至忠真侯座下。两人都面不改色,一点没有生死搏斗过来的神情。

“唷,两人都是好俊的功夫!想必双方手底各已了然,故着伊织传令停战,幸勿介意。”

忠真侯满心欢喜,边说着边站了起来。

“有话,咱们到书房再谈。”

外书房里,忠真侯正面设座,武藏与又兵卫比肩坐于一旁,伊织坐在两人后面,其他家臣分侍左右。

“武藏,又兵卫!今日比武,依我看是平分秋色、各无输赢的哪!”

“殿下明鉴,正是如此。”

武藏叩头回道。

但又兵卫却紧接着说:“不,殿下!是又兵卫输了。头巾被砍落地,便足为证。能够保得一命,是宫本先生手下留情。又兵卫自二十六岁时,与武藏先生前后三次,始终不能取胜。今日方知先生确是天下无双的兵法家,非常人所能及。又兵卫不胜之喜。”

“噢,原来如此。武藏,是吗?”

武藏静静地回道:“殿下,侥幸留得一命的却是武藏。”

“怎的?”又兵卫诧异不解。

“足下不愧骑术名人,马上一枪,妙绝天下,鬼神莫测,况在武藏……”武藏望着又兵卫说。

又兵卫仰头看着武藏:“可是先生不是轻轻地躲过了我那一枪?”

“不,高田先生!”

武藏盯着又兵卫说:“这一点,真是深为可惜。”

“我是指你所用的枪。假如不用十字枪,改用直枪,鄙人怎能挡得?”

“噢——”

宝藏院的枪,原是一字笔直的枪尖,又兵卫偶尔一次看到破扫帚,便自出心裁,发明了十字枪尖。

武藏仍以谦逊的态度,继续说:“二十二年前,足下在小仓城街道上向我骤马刺来的一枪,鄙人当时若不知道足下用十字枪尖,怕也不易招架。我的掉转身躯去枪尖,足下若非用的十字枪尖便难以奏功。

但身形不动而用刀去挡,十字枪尖易于防御。一切武器,各视使用场合而功不同。我的兵法也是一样,即如我的双刀流,有些场合,运用起来反比不上单刀方便。利于双刀的,是一人而敌多人,尤其是被围困的时候。”

“哦,这样说来,先生便把我的使用十字枪尖,放在考虑之中了?”

<!--PAGE 7-->

又兵卫反问着说。

“当然。在小仓城街道上,我虽是背朝足下,但已认定足下使的必是十字枪尖,所以跳得远些,直至最后界线……再远,距离拉长了,便来不及挥刀。今天也一样,计算好横伸的枪尖长度,望着那个枪尖挥刀挡住。足下大概只估计着用中心的枪尖,向我的胸板刺来的吧?今天的比试,假如我有占先的地方,就是这一点点空隙了。”

“惶恐之至。”又兵卫肃然叩下头去,脸上充满着感激和喜悦。

忠真侯也拍膝叫道:“噢,想不到兵法竟有如许奥妙。”

小笠原家乃是将门世家,不乏精于兵法的老臣,没有一个不心折武藏的见地之高。

忠真侯更爽朗地掉向伊织叫道:“伊织,近前!”

“是。”

“近前来坐。”

“是。”

伊织从两人背后进至君侯之前。

十一

忠真侯的声调中,满含着对伊织的钟爱和信赖。

“伊织!你今天也了不起哪!”

“是。”

“哪,武藏,又兵卫!你们以为如何?”

又兵卫以赞叹的目光望着伊织说:“真了不起,好个气魄!单就他能在宫本先生和又兵卫的兵刃铁石之间催马而入,岂是寻常?这不是仅凭手上功夫便能臻此。那判断,那沉着,绝非常人所能为;倘无主命之下水火不辞的丈夫气概,怎能做到?”

“哦,我也这样想。武藏,想你当无异议?”

忠真侯更是满心欢喜。

武藏回道:“多承谬奖,不胜惶恐。今天伊织所为,虽是我这为父的,也非预期所及。”

兵法上的力量,当然武藏也认为伊织已堪称当代第一流,但像又兵卫所说,他那份沉着、那份判断,却也出乎武藏的意料。武藏对伊织最嘉许的,是高喊“上谕着即停手”时,那坚毅的态度。其时,他的心目中唯有君命,眼中既无父亲,也无前辈。这才是恪守君臣之义的武士哪!

武藏看了一眼伊织,心想——自己的眼睛到底没有错,与其要他承继兵法做个无禄的浪人,倒以仕进为宜。

看这情形,做大名的家臣,他必能伸展大志,鹏程万里了。

“各位以为如何?”

忠真侯再环顾在席的重臣问道。

黑田左膳看娇婿得此荣宠,喜在心里,自是不便开口。

上席的家臣回道:“殿下明鉴。对宫本、高田两先生和伊织世兄兵法上的神乎其技,同僚莫不叹为观止。”

忠真侯于是肃容端坐,开口宣道:“伊织,你以出仕未久,一直不曾分派得职司,现在委派你为本藩大番头。时势虽日臻太平,但怠于武备,必为各国诸侯所轻视,尔后望你能成藩军基干,发扬本藩威武。”

“哎哎?”

伊织愕然望着武藏。大番头便是藩军首长,极重要的地位,今以新进后辈而膺此大任,怎不使他迷惘?未知应否接受任命,却费踌躇。

<!--PAGE 8-->

十二

以处事神速果断著称的武藏,对这破格的拔擢,竟也——“哟,这是……”

嗫嚅着无法即时回答。

重臣们亦各面面相觑。不错,以伊织本日所表现,不仅兵法出色,就人物论,也是出类拔萃的。但以新进之士,遽膺大番头重任是否得宜,却又不无疑虑的了。现居大番头之列者共有六人,都是四十岁、五十岁的壮年。可是,刚才回答君侯盛赞伊织之后,却又不能出尔反尔提出异议。

忠真侯却不管这些,紧追着问:“伊织!该无异议吧?”

“是是。”

伊织只是叩头不答。

这时,高田又兵卫以半向着家臣们的口吻说:“噢,不愧是我藩贤君,怎的不赏识伊织世兄的真价?大番头固然是举足轻重的要职,却也不能单视年龄论断。伊织世兄得宫本先生兵法秘传固不必论,就是军学(军事学)想来也有充分传授。谅各位亦必知悉,宫本先生与甲州流军学宗师北条安房守殿下有鱼水之交,并互为师徒——兵法上宫本先生为师,军学上安房守殿下为师,岂是寻常?伊织世兄既集兵法、军学于一身,且思虑判断亦有过人之处,卓然丈夫气概,虽在弱年,担任大番头之职,窃谓毫无愧色。”

忠真侯俨然环顾着群臣说:“又兵卫,亏你说得明白。九州自古以武勇著称,且多大藩。余入小仓凡二年,见得世情并不安稳,急欲励精藩军以备万一,进为九州北端之屏藩。此次任命弱年的伊织为大番头,意即在此。各位谅无异议?”

臣僚至此方知君侯真意,便一齐俯伏称贺。忠真侯再将目光掉向伊织道:“伊织!我任命你为大番头的本意如此,非为奖赏,盖寄汝重任,俾使本藩有磐石之安也。”

武藏低声向伊织说:“拜受了吧。”

“是,主上既对微不足道的弱年后进寄以如许期望,伊织受命之日,自当竭驽钝以报知遇之恩,且负殿下寄望之重。”

伊织俯伏禀明,接受了新命。

<!--PAGE 9-->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