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级武侠网游“剑网3”官方小说(全8册)-第三章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叶未晓皱眉抬头,是四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挡着他,可这四人却有些面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叶未晓凝神再看,只见这四个乞丐神色狰狞、脸上表情却连连变幻,欣喜、愤恨、惊惧、怨怒,各种情绪错综交织。叶未晓眼神向下看,对面这四个乞丐都是左手持碗,残废的右手包裹着,用布带挂在胸前。

一瞬间叶未晓猛然想到,眼前这四人,就是早前在大云经寺里,因为谋害同乡、嫁祸勒索、不守规矩,被他亲手用铁锤毁了右手的四人。这四个人方才已经认出了遮掩头面的叶未晓,却不惊不逃,反而互相壮胆一起上前,拦住他的去路。

叶未晓一手悄悄伸向腰间,心中暗生悔意,悔不该当初留这四人一条生路。在今后,做事一定要做绝,不留怨恨在人间。

对面四人相互对视一眼,猛然间朝着神策军齐声高喊:“叶未晓在此!快来抓他啊!”

叶未晓陡然出手,钢丝鞭腰间飞出,竖劈左手边第一人,鞭捎刀切斧剁般,在对方脸上留下一道断筋破骨的深创。接着叶未晓抖手腕横甩钢丝鞭,鞭捎从第二人喉头飞过,抽断了他的血管与气管,令对方手捂咽喉痛苦栽倒,紧接着叶未晓跃起身横空分腿,将面前剩下的两个乞丐踢倒在一边,他立身站到车辕上高声大喝:“都闪开!马惊了!快闪开啊!”,接着一脚踹在马屁股上,催动马车加速起来。

神策军从侧面分开人群扑上来,挺枪戳刺拉车的老马,要将马车拦阻在这里,叶未晓鞭软势短,无法招架乱纷纷刺过来的长枪。“叶哥闪开!”车厢中稻草飞扬,是杨宁拼力跃起,坐在车板上挺长枪将所有戳向马儿的兵刃全都挑起,挺俩臂奋力架住,枪杆被压得微微弓起,两手十指痛如刀割。老沙翻身爬起,抡起水火棒在马屁股上重重戳了一记。

马车在叶未晓的呼喝声中冲起速度,尘土飞扬轰隆隆一路奔突向北,将来不及蹬弦装弩的神策军甩在身后。刚过升平坊,叶未晓未及抒口气,两边围墙上十几把弯刀飞旋而至,从左、后、右三个方向直扑而来。

杨宁咬牙拄枪站起,立在车厢中抖枪锋拨打撩磕,拼尽全力将弯刀尽数挡飞。紧接着十余条黑影从墙上跃下,半空中各自抓起被弹飞的弯刀,朝马车急袭而来。另有两条黑影放飞爪勾住高楼屋檐,自半空中直扑马头,**向叶未晓,。

老沙急忙出声,提醒正在全神贯注扣疆策马的叶未晓:“看……看……看……看!”

<!--PAGE 6-->

叶未晓身处马背无法躲闪,只能将钢丝鞭咬在嘴里,压低身子藏身马侧。黑衣人却手腕一压,刀锋直指马腿!弯刀过处,马儿两条前腿被齐齐斩断,嘶鸣声中马儿栽倒在地,马车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抓起,猛然掀翻。车辕摧折、木屑纷飞;车厢高高飞起后扣砸在地上,在与地面的摩擦中扯成碎片;两个车轮打着旋儿在半空中翻滚。叶未晓被马尸压住双腿动弹不得,老沙与杨宁在长街上摔成了滚地葫芦,满身泥尘血污。

杨宁深吸了几口气,来不及安抚摔打之痛,没时间止住涌血的伤处,他抢先跃起,横长枪跨前几步,挡住汹汹而来的追兵,一个人站在街口,将老沙与叶未晓护在身后。以一对十二,杨宁心中苦笑,他从来没有一对一面对孤身敌人的时候,从来都是要以一杆枪面对数人,甚至数十人的围攻;从来都是要以一杆枪抵抗住各种兵刃与各路招式;从来都是把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人护在身后,即便是面对狂风骤雨,也不能后退一步。急追而至的明教杀手趁机赶上,尚在十余步之外便急切出手,脱手掷出挂着细链的弯刀,凌空劈向杨宁。

城楼上,聂平仲看着铺展在桌上的舆图,冷笑连连,几枚铜质棋子已经在东城汇集一处,而这些棋子之外,插着神策军军旗的木棋子,已经隐隐布局成内外两圈,将所有铜质棋子围在当中。

聂平仲将抱在怀中的长刀翻个刀花,刀鞘将铜棋子尽数推倒,“这一晚藏的巧妙啊,可你们终究还得出来不是?”他转头吩咐道:“带消息给权校尉,让他护住宰相府,其余人带马!跟我去捡狗肉。”

金汤式,护不住天上地下劈来的十几柄弯刀。帮杨宁挡下弯刀的,是一把五尺长剑,锋长身宽、脊厚无穗,颇具汉风,剑格也非普通的山字形状,而是枝杈蜿蜒,宛如鹿角。这柄剑与杨宁可算相熟,曾与他同历钨沙村、血战盐矿洞,此剑主人,正是他坚信绝不会失期、必然会来的刘梦阳。

杨宁枪杆驻地强撑身子,平移两步将地上昏迷不醒的老沙,与伤重难起的叶未晓护在身边,他横过长枪两手持握直指明教众杀手,自然而然将后背交付给刘梦阳。刘梦阳则双手持剑,沉腰曲膝,同样也将后背靠在杨宁背上。

“且请明尊佑我复仇”!黑衣人毫不犹豫的围拢上来,泛起耀眼刀光劈向杨刘二人。刘梦阳手臂圈转挑卸横推,一招三才化生接下两刀,长剑再上步兜切,用一招五方行尽逼退敌人,却感觉后背一沉,却是杨宁内外伤交困之时,力敌数名黑衣人有些吃力,不得已将压力传到背后刘梦阳身上。

刘梦阳旋身从杨宁身侧闪出,长剑前递用一招两仪化形,脚步前趟手上大开大合,长剑斜行直扑那个专注对付杨宁的明教杀手,一招过处将他右手连同弯刀一起劈断。而杨宁则旋步转身向后,长枪运当关式,截住攻向她后背的两柄弯刀。刘梦阳换虚招身形腾起提膝后跃,避开上下同时攻来的五六柄弯刀,杨宁同时间跪地后仰,长枪恰到好处的从刘梦阳足底刺出,利用长兵的距离优势,一招林栖极漂亮的捅穿一名黑衣人的小腹。

<!--PAGE 7-->

两人相互依靠对抗众多杀手,进退、换身、招架、突刺,配合竟然极为默契,众杀手非但一时片刻拿不下两人,反倒连连受伤,或中枪或受剑,已经有四人躺倒在长街之上。

眼看不能迅速得手,黑衣人头目身手入怀,要用烟花传递信号,召集同伴前来援手。明教在长安城内教徒众多,都四散在各处搜寻杨宁与叶未晓,今日必要不惜代价斩杀两人!

烟花未及拉响,两支点钢柳叶箭迅疾无声的同时飞到,第一支箭射穿黑衣人头目的右臂后直入胸腔,将他的右手钉在身上,第二箭自他背后颈椎偏下处洞穿而入,直至末羽。黑衣人头目瞬时丧命,尸身向前扑倒在地。

剩余的六个黑衣人大惊失色,顺羽箭的来势看去,只见街角酒楼的二楼窗口立着两名身穿轻甲的神策军弓手,两人无盔无铠,却在缠头布巾上插了一只长长的黑色羽毛,竟是神策军安排弓手营中的射雕手埋伏在此。一击得手后,这两人神情淡然,探手从背后箭壶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在弦上,遥指楼下几十步外的众人。

鼓声骤响,数队披甲持锐的神策军从各个巷口涌出,在队官指挥下排成一个圆阵,将黑衣人圈围在阵中心,而黑衣人之中,还有被围的杨宁、刘梦阳、老沙、叶未晓四人。几弹指间,神策军涌出的越来越多,他们碎步前移,缓缓围逼向前,在甲叶的摩擦声中,军兵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盾挨着盾,枪贴着枪,架盾如墙,竖矛如林,直指圈内众人。

方才还自诩掌握生杀的黑衣人,瞬间变成了被围捕的猎物。剩余未死的六人相互对视一下,各自举起未握兵刃的左手竖在胸前,捏了一个拜祭的手势,低声念诵道:“不舍千般虚妄业,难离业海万罪缚。慈悲踊跃相怜悯,嫉妒诸恶彼元无。”接着众人展臂摆出刀势,弯刀上或泛起金黄色火焰,或映闪出浅青色寒光,齐齐向刘梦阳与杨宁扑来。

杨宁的铁牢枪法最善守御,而铁牢枪诸枪式中,守御之极,是为金汤。“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长枪如龙,绕身而转,枪锋如獠,嗜血而狂。这一柄偶得的长枪,居然有了灵性一般,在杨宁手中颤动起来。同样一招金汤,相比在矿洞之战,抵挡大管家那一路三十六刀时,更有气势、更具迅猛、更森严铁壁。

金铁交鸣声中,两柄弯刀被枪锋打飞,一柄弯刀的铁链被搅得细碎,弯刀主人内功稍弱,被震的跪地吐血,六人联手配合的形势被长枪打碎,相互策应的队形瞬时露出破绽。而金汤过后,是刘梦阳从杨宁身后翻跃而起,脚踏他刺出的枪杆,展长剑用一招天地无极,踏着杨宁的长枪,从缺口处杀入。

第一剑斜斩腰胯、第二剑贴肘背刺、第三剑捧剑前突、第四剑过身斜抹、第五剑翻腕下劈,第六剑屈身撩天。弹指间收缴五条性命,刘梦阳缓缓吐气沉稳心脉,将长剑甩掉血迹,竖在臂后。

<!--PAGE 8-->

强敌尽灭,刘梦阳转身回视杨宁,却忍不住惊声尖叫起来。杨宁身上的衣服经过连番恶战,早已破损的不成样子,浅绿色的右腿**在外,同样浅绿色的血迹已在腿上凝结成痂,而此时杨宁因为拼尽内力硬拼对手,以致嘴角流出的淤血,也是浅绿色的。

这种颜色的血迹,刘梦阳何其熟悉。她连忙掺住杨宁,急问道:“怎么回事?你……怎么染上尸毒了?”

杨宁却不答她问,将怀中匣子塞给她低声道:“我拖住神策军,趁他们弩箭未上弦,你快用轻功逃走,小心西南角二楼上的射雕手!速去相府用匣子救向大哥!”

“都走不掉了!”正面的几列神策军收起盾牌微微侧身,让出一条通道,聂平仲越众而出,将刀鞘戳在地上,手按刀柄笑吟吟看着两人。“纯阳宫的人,怎么也会与这小子搅在一起?也罢,交出匣子,绕你们不死。”

聂平仲笑容中的用意,昭然若揭,交出匣子,是杀人灭口的结果,不交匣子是顽抗致死的结果。

刘梦阳转手腕长剑斜垂护在身前,冷声道:“这是长安城,天子脚下,你想杀人,可有律法能允?”

聂平仲轻轻仰头,用下颌指了指散碎成一堆的马车残骸,以及地上的十余具尸体,冷笑道:“跟我讲唐律?”他打了个手势,军阵后转出一名轻甲璞帽的明法参军来,来人跑到聂平仲身前先行礼,而后面朝刘梦阳朗声道:“按《唐律》,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以故杀伤人者,减斗杀伤一等。按《唐律》,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

满口都是斩杀之刑。神策军有安卫京师、捕盗拿贼之则,所以军中的明法参军不但要熟军法,还要熟通唐律。

而在刘梦阳身后,懒洋洋响起一个声音来:“按《唐律》第三百三十九条,诸过失杀伤人者,各依其状,以赎论。按规矩,有钱就能赎的啊!”

聂平仲眉梢一立,目光越过杨宁向后看去,却是叶未晓终于从马尸下挣脱出来,坐在马尸上仰着脸冲他喊话。叶未晓是多年在官堂与囚牢间游转的人,一部唐律记在他脑子里,自然是比开蒙书《千字文》还要熟悉。

叶未晓起身上前几步,站在杨宁一侧,两手叉腰道:“此案有冤,这捕快杨某乃是押送要务在身,在长安城内横遭抢夺,迫不得已伤人。我乃见义勇为,协助……哎协助西城武侯沙某追贼。西城叶未晓,愿以性命保杨宁无罪!”

刘梦阳当然猜到他的用意,也高声道:“纯阳刘梦阳,愿以性命保杨宁无罪!”

老沙手拄水火棍,也前行几步站在一起,点头道:“西城武侯沙……沙某,愿以性命保……就保杨宁无……无罪!”

<!--PAGE 9-->

四下里一阵肃静,只有兵刃碰触甲叶发出的轻响。聂平仲抓紧刀柄,准备缓缓拉刀出鞘,刀既出鞘,便是发动进攻的信号。

有人却从墙上翻身跃下,一头跳进神策军的包围圈内,“我也保!河西节度使帐下,驻甘州建康军选锋营肖平川愿保!”

来者落地,杨宁与老沙都是惊喜神情,杨宁喊的是:“肖前辈!”老沙喊得却是:“校尉大人!”

聂平仲嘴角**,面色铁青,这个局面下,当街众目睽睽之下,寻由头斩杀对面所有人,已不可能。他深吸了口气,终于松开刀柄,冷哼一声道:“乌合之众,也想讲条件?也罢,交回匣子,放你们各自逃命去吧。”

刘梦阳低头查看杨宁伤口,神色有些犹豫,杨宁却按住她的手道:“他们得了匣子,必会虚报功劳,向大哥的性命就危险了!”

刘梦阳低声发急道:“可眼下咱们已经无能为力,将匣子送到相府了。再迟得一时片刻毒性深入脏腑,谁来救你?你自己的命就不是命?”

杨宁斜视着聂平仲,咬着牙低声道:“不试过怎知不行?我不会再让抱憾终身的事情重演了。我用枪给你开路,你踩着我的长枪冲出去,不管身后如何,你都不要回头!”

就在此时,远处街口忽然飞起数支流星火箭,一支比一支靠近,红色烟火连续在半空中炸响。这是神策军的警迅,意在提醒袍泽,此方向有敌军来袭!

长安城内居然有敌军?而且居然能冲破神策军外围防御?众人转头望去,见一支红铠红袍军兵,在几十步远处摆开进攻专用的锋矢阵型。这支军兵虽然仅有三十余人,排成的锋矢阵列也仅有四排,却步伐整齐、由慢渐快,逐渐发力,直冲神策军背后冲来。看势头竟想要以区区三十余人,硬冲这数百精锐神策军的军阵。

神策军压阵队官挥动认旗,阵后两队军兵齐刷刷转身向外,上前两步架盾擎枪,应对这股新杀出来的军兵,这番变阵整齐划一,犹如蓝莲绽放般,分出两支蓝袍蓝盔人马,每支人马各两队,交错后排成四列,阻住红铠军兵的来路,并且隐隐有包抄对方两翼之势。

冲过来的红铠军面临坚阵,人数稀少却毫不减速,在行进中调整步伐越冲越快,同时在阵后挑起一杆猩红色的认旗,上书一个金色篆字“天”。

天策府!聂平仲脸色一沉,拔刀出鞘斜指对方喝道:“拦住他们!”顿时又有两支神策军奉令而出,前出到阵前摆开横列,立盾俯身。

而此时天策府的锋矢阵已经冲起速度,三十余人以极为整齐步伐快步冲来,战靴重重踩踏石板路声如闷雷,气势一往无前如奔牛惊马。在距离神策军二十步之外,这支天策府队伍同时手举巨盾,顶住身前袍泽的后背,随着奔跑步伐齐声大喝:“天子亲军在此!诸军退避!天子亲军在此!诸军退避!”

<!--PAGE 10-->

喊声犹如虎啸雷鸣,震得人耳根生疼。喊到第三遍时,天策府阵锋为首者的巨盾,已经撞上神策军第一排军兵的盾牌,瞬间就将持盾的神策军撞飞在半空,剩余神策军不敢擎枪乱刺,只好用肩膀奋力扛住盾牌想要挤出对方。但天策府阵型首尾一体,又带起了速度,整个队伍犹如铁锥入牛皮般,硬生生从几层神策军的盾阵之中挤出一个缺口来,并且顺着这个缺口扎入军阵,一直杀入圈中。

聂平仲的脸色大变,都是行伍出身,他自然看得懂对方的用意。假如此时乃是两军对阵,沙场交锋,天策府这股小队,就已经算是透阵而入,直杀到敌方主帅旗下,下一步就是斩将夺旗了!而他堂堂校尉,空有五百精锐在外,却被对方不到数什军士一冲便直杀到面前,这般耻辱犹如耳光,当众狠狠抽在他脸上。

以神策军京城禁军之精锐,竟然以数百不敌数十,被天策府一鼓而破。这般天策府将士,哪里是之前在山寨中阿史德向奔所说的“纨绔子弟”!分明是破军杀将、擒王灭国的虎贲精锐。与他们比起来,之前令杨宁瞠目赞叹的河北军,也只能算是偏师罢了。

天策府军士在圈内蹲踞竖盾,结成圆阵,队中一名身着红袍却文士打扮的男子,向聂平仲抱拳施礼道:“聂校尉辛苦了,在下朱剑秋,见过校尉大人。”

聂平仲闭口不应,要看看对方怎么说。

朱剑秋再抱拳,缓缓道:“在下天策府录事参军朱剑秋,愿保杨宁。愿保护此物与聂校尉共同呈交相府。”说完朱剑秋回身道:“各位,如此可好?”

叶未晓与老沙,似乎是长出了一口气,纷纷点头道:“好,好。有你们天策作保当然好。信……信就信得过。”

刘梦阳也是神情轻松,轻吁了一口气,将长剑还鞘,却转头目视杨宁。可杨宁见到这“天”字认旗,首先映入脑海的却是在荒山上那一场杀戮,点钢羽箭、镔铁铠甲,一群持天下精锐在手的精兵,对一群自以为受到招安而毫无戒备的山贼,如摘花采叶般收割他们的性命。

杨宁摇摇头,想要开口说话,却发觉舌根发甜,一口绿血从口中喷出,便晕倒在刘梦阳肩头。

<!--PAGE 11-->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