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草地渐渐稀疏,植物变干瘪变低矮,荒原出现。
荒原上尽是暗褐色的沙棘、灰蓬草,几无绿意,天空也阴沉下来,日光黯淡。等到了沙漠深处,太阳将完全消失,只有昏弱的光线。任凭修道者本领高强,也无法在大漠中独行,必须依赖三峰驼导向。
傍晚时分,商队停下来休息。这条路走过多次,有固定的宿营地点。宿营地尽可能选择水源,今天是伊林河边。
已经有一队人在那里,是中小型商队,四五十人,一百多只骆驼。
灰猞猁商队在下游二百多米处扎营,这是大漠的规矩,先到者先得,优先享用资源。灰猞猁实力强劲,同时尊重同行,从不仗势欺人,这是他们混得开、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对方有瞭望哨散布在周围,望见灰猞猁的旗号后,立刻过来打招呼。
这伙人是荒月城“陈氏商会”的护卫队,送一群商人去星罗国。带队者名叫陈佚青,商会的少当家。他三十岁左右,一袭武士的紧身打扮,身材高大,相貌英武。
两位首领寒暄时,不远处,在河边洗完脸手的苏离直起腰,露出清丽无双的侧颜。陈佚青瞄见,登时眼睛发亮。
“她是峨嵋山原道宗的修道者。”贝里斯不动声色地提醒。
陈佚青刚热起来的心迅速降温,十分失望。普通人与修道者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第二天早上,灰猞猁率先出发,过了一会儿,陈氏商会的队伍行动,跟随在后面几里远。
每支商队都有探哨,比大部队领先和堕后七八里路,侦察情况。灰猞猁的探哨回报贝里斯,陈氏商会在尾随。贝里斯不在意,这种事常有,小商队当跟屁虫,树大好乘凉。
走了近两个小时,一名手下来禀报:“娘娘请您稍等,有话要说。”
贝里斯停下,一个个队员一只只骆驼从身边经过,片刻后,一名年轻女子来到面前。她躯体纤瘦,几乎到了弱不禁风的地步。
商队相当于一个流动的小型部落,许多人携家带口同行,不乏女子。沙漠的女人大多健硕有力,性格作风同中原女子迥异。
女子穿着灰鼠兔皮长袍,头戴面纱,容颜隐约看不清楚,即是在朱氏布庄与飞马帮冲突的那位。
“有事么?”贝里斯客气地问,神态和语气不像对待孙女。
“陈氏商会是不是跟在后面,我们不要接近,离远些。”女子说道。她的声音也像身体一般细弱乏力,中气不足。
“为什么?”
“暂时不清楚,只能预测到这些。”
“好的。还有别的事吗?”
“没了,”女子回答完,又犹豫着补充上一句,“离陈氏商会越远越好。”
贝里斯点点头,说“晓得了”。
女子骑骆驼继续前行,在她的身边有武士梁武专职保护,有两名妇女照料,显得派头十足。为了节约食水,商队的人手是精简再精简,即使贝里斯也只有一个传令兵。而且,绝大多数商队成员是步行,骆驼用来驮货驮补给,骑骆驼的人寥寥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