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两位大德,也是看上去着实年高得寿的人物,都是皱纹堆垒,须发皆白,老眼昏花不说,行走都需要靠着一旁的小沙弥搀扶。
其实也不怪灵均老道尽找些老朽和尚来帮忙,而是和尚们一般不求此生的长存,而是求来世的安乐,又是这天地间的道理,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领悟通透的,无论是佛法还是神通,都需要积年累月的修行和苦功才能有所成就。
一众道士,始终是入门之时就修成无漏之法,稍有些慧根的证得长生也是不难,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供使用挥霍,两三百年岁月寻常只作等闲;和尚们却是没有这样的机缘,寿元与凡人相差无几,到得修成大神通的时候,一般都是历经数十年岁月,肉身垂垂老朽,也是无可奈何的。
然而不得不说,佛门修行之法,与道家证道升仙之事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却是一个不足百岁的老和尚,若是自身慧根过人,平日里修行又是虔诚而刻苦,倒是很容易修成诸多神通,坚持下来也能证得所谓的“菩萨果位”,与道门一众高人相比,各有所长,难分高下,也是大能者一流,断不可小觑了的。
就拿眼前这三位老和尚来说,虽然看上去他们一个个都是老得不成样子,行动都是艰难;然而一旦叫他们施展起神足通来,就是一般的道门修士,未修成虚空挪移之法,只怕还追他们不上,乃是和尚讲究一个随缘,没有事事依靠神通的手段,否则以他们这等衰朽的身躯,别说三天,就是三年,也是来不到这终南山洞天之中的。
一众道门高人,虽是甚少与佛门的僧人有所往来,倒也着实晓得他们的这等脾性,故而面对僧侣之时,从来不会以貌取人,倒也都是礼敬,也是谁也不知道,面前一个看上去马上就会断气的老和尚,下一刻会不会化身为金刚明王。
听得新来的两位大德也称呼自己为“宝月光佛”,望舒就晓得自己这个佛陀正果是坐定落实了,暗叹释迦摩尼如来身为周天神佛之中,智慧和力量都是佼佼人物的大能者,自然是把握因果,算无遗策,不单是法雨和尚得到了点拨,只怕是天下所有修成神通的僧人,都已经晓得了自己在佛门之中的身份,叫他感慨的同时,也是尴尬非常,只得连忙回身还礼,又是无话可说。
终南山这边,自从陈老道成仙飞升之后,其实一应事物,大多都是落在了灵均老道和吕道长的管辖之中,倒也是并非他两人有心插手,完全是张老道自己寿元将尽,一心修行证道,不问世事的缘故。今日几位佛门大德前来,张老道也是难得露面,亲自操持,一应礼数俱全,着实重视此事。
事实上,在中原道门的一众高人之中,张老道虽然不是修为最高,能力最强的一位,却也着实因着寿元长久,辈分极高而身份不凡,除却终南山现存的五位超脱寿元桎梏的祖师之外,张老道便是中原道门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寻常莫说是终南山弟子,就是其余洞天的祖师高人来了,能够见他一面,都是十分难得。
在几位年纪不会超过三百岁,完全就是自己小辈的佛门大德面前,张老道却是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亲近和礼待,也是着实晓得,浩劫临头之下,一切气质脸面都算不得什么,和尚们虽是年纪要比自己小上许多,修为和神通倒也是着实不弱,故而几位大德进得终南山洞天之中,竟是与张老道平辈论称,若是放在寻常往日,乃是连想都不能想的。
眼见得望舒还礼,新来两位大德也是着实紧张而兴奋,一时缓步上前,绕着望舒看了许久,脸上的神情又是欢喜,又是拘束,却是佛门大德,在凡尘俗世之中身份高不可攀,可真站在了释迦摩尼如来亲口承认的佛陀面前,却着实叫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也是信仰太过虔诚,不容置疑的缘故。
一面是担心老和尚们的身体情况,一面也是着实感到尴尬,望舒也是连忙开口,邀请两位新到的大德尽快落座,却又听这两位大德口齿含糊,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什么,大概是佛陀真身面前,他们不敢放肆端坐,非要请望舒先坐下了,他们再坐在望舒的下首,才算恭敬有礼。
灵均老道看着三人纠缠,也是很有些不晓不得的意思,眼见得望舒已经恨不得直接闪身让开,这才轻咳一声,开口道:“两位大师,诚如世尊如来所说,宝月光佛如今已是投身道门,自由师承法统。两位若是纠结与这等虚名,只怕要叫老道也着实为难,却是作为望舒的师尊,老道也不好叫几位大师屈居老道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