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仰上来说,两位佛门大德是无论如何不能在望舒面前失礼;然而从世俗佛道之争来看,他们也是不愿意落在了道门一众人等的下方。诚如灵均老道所言,无论望舒的身份如何,他始终还是道门弟子,若是论资排辈,望舒的辈分着实是算不得太高,头上还有师父师祖,若是再算上张老道这个活化石,那么执意要在望舒下首的两位大德便是彻底没有了什么身份可言。
一时纠结犹豫,两位佛门大德便也微微点头,在自己徒弟的小心搀扶之下,缓缓坐在了法雨和尚的身旁,又是见得法雨和尚静静端坐,眼观鼻,鼻观心,诸事不闻,老神在在,也是叫新到的两位大德无奈叹气。看这样子,他们也是晓得,法雨和尚不曾遭遇他们此刻的尴尬,只怕是在望舒之前就来到了此间落座,既保留了自己的身份不失,又不至于在望舒面前无礼,免去了一番尴尬,这才是先到的好处。
看着平日里法相庄严的和尚,因着自己的身份突然变得像小孩子一般,望舒也是着实觉得好笑,又是不能表现出来,只是转头对灵均老道说道:“如今已有三位大德驾临,却不知师父总共邀请了几位,另几位又将在何时抵达?”
灵均老道笑了笑,说道:“为师此番拜访诸位大德,共得六位高僧大师,深明大义,愿意相助,前来此间。另有三位大师,因琐事缠身,恐怕会迟缓一两日才到,今日应到之人,已经尽皆在此。”
望舒闻言点头,也晓得这几位大神通在身的佛门大德,有些是隐身凡尘俗世之中,诸事不管,逍遥自在,无牵无挂,随时可以动身离开,自是要来得早些;有些大德却是备受凡人推崇敬仰,或许在某一处庙宇之中身居要职,有诸多事务需要安排处理,一时抽不开身,倒也是情有可原的。
知道今日不会再有新的佛门大德驾临,望舒便也抬头看了看张老道,见得张老道对自己微微点头,他便也一时缓步走到三位大德面前,抬手施礼,又是吓得三人连忙起身,高宣佛号,恭敬还礼,一时间你来我往,又是着实热闹了一番。
好不容易劝说三位佛门大德安心落座,望舒这才得以开口述说一切因果原委道:“几位大师慈悲为怀,为黎民百姓,苍生疾苦计,摈弃门户成见,屈尊驾临,解救万民于水火,叫我着实佩服!”
三位大德连道不敢,也是在他们的心中,望舒自己身为佛门宝月光佛,身先士卒,投身道门之中,已经是叫他们五体投地之举;相比之下,他们摈弃佛道两家在世俗之中的争执,前来道门洞天相助,略尽绵力,就显得不是那么要紧和伟大了。事实上,这也是释迦摩尼如来要给望舒一个佛门正果的缘故,却是只有佛祖自己以身作则,才能使得凡俗中一众大德僧人从善如流。
而望舒自己,也是晓得其中关窍,却也不得不说上这几句场面话,将几位老和尚捧上一捧,以大义之名将他们稳住了,才好请他们进一步帮忙。原是灵均老道请来这几位大德僧人,一方面是要促成佛道两家的无间合作,可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寻求他们的帮助,请他们提供法门和道理,帮助望舒开辟出一片虚无梦境来,提供给一众高人畅通交流,共商面对浩劫之事。
浅显的梦境法门,道门这边其实也有一些,像是梦境成就法之类的手段,望舒甚至自己都在修行。这些法门,都是千年之中从佛门之中流传出来的,一众高僧大德都是知晓,也不曾阻止。可是如今望舒需要的,已经不再是这等简单浅显的法门,而是法门的根本和道理,却是不那么容易开口的,始终道门所掌握的虚空和宙光两种法门,也从来没有与一众佛门高僧们共享过。
好在是三位佛门大德,在来到终南山洞天之前,就已经从灵均老道口中晓得了事情的原委,这下子听得望舒开口,心中倒也有数。就见法雨老和尚颤颤巍巍站起身来,朝着望舒旋腕合十道:“阿弥陀佛,南无宝月光佛!佛祖传下法门,我等一心修行,就是为了拯救苦海众生,自是义不容辞。昔日我佛,为渡众生,可以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连佛自身,都能舍弃。如今浩劫临头,区区神通,无非是工具而已,相助各位施主,于人于我,都是两利的!”
法雨和尚言罢,另外两位大德也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望舒见得和尚们这么好说话,一时心中也是大定,便也露出笑容,一时合十感谢,倒是在那一瞬间,望舒身上似乎真有佛光佛性展现出来,宝相庄严之下,也是着实叫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