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靖仿佛老了十岁。
当殷夫人死在他怀里的时候,堂堂一镇总兵竟在一众家丁面前号啕大哭,像个丢失了心爱之物的孩子一般。
在殷夫人死后的半年里,李靖常常会睹物思人。偌大的李府之中,承载着他们二人记忆的东西实在太多,大到条案长桌,小到玉器摆件,都足以让他两眼无神,陷入呆滞之中半天。
直到这一日,李靖从香房的**醒来,怔怔望着空空如也的身边,突然想起殷夫人死前一个月,有一次梦中惊醒跟他说,哪吒刚刚给我托梦,说要让我在翠屏山为他建一座哪吒庙,他受香火牺牲祭拜,便可……而后话题便被李靖粗暴地打断。
那孩子实在死得太过震撼,震撼到李靖一想起他,就是一地化不去的模糊血肉。但那悲痛,随着殷氏两眼之中大雨一次一次地冲刷,也终究恢复了平淡。李靖对殷氏说,你的身体变成了现在这般,都是他做的孽,他闯下弥天大祸,差点儿让整个陈塘关沦为河泽,使一关百姓为他替罪,他有何功劳能够受飨牺牲?
殷夫人闻言,咬着嘴唇躺回**。但李靖知道,那夜之后,殷夫人就开始心事重重,每夜睡得都不安稳。她的身体似乎也一天不如一天,李靖专门请了大夫上门来为她调理身体,每日汤药不断。终于在一个月后,殷夫人柔弱的身体即使无病无灾,却还是没能撑住。
李靖从**起来,穿好衣甲,便率领士兵出关演练。等他带兵回程时,日已西斜,远处青山含翠,山下到处是绿油油的庄稼。李靖很疑惑,要知道这半年来,或许是东海龙王无意打了几个喷嚏,才叫陈塘关下了几场零星的雨,附近百姓仅凭九湾河水灌溉农田,几乎颗粒无收,而此地距九湾河极远,却反而丝毫未受干旱影响。
李靖向田中施肥老妪问道:“老人家,此地是何地界,为何庄稼长势如此喜人?”
那老妪喜滋滋地说道:“此地乃翠屏山,今年陈塘大旱,全凭山中哪吒庙保佑,庄稼才有这番长势。最早乡民都不肯信,我因见过哪吒腾云驾雾,所以最先去的那庙中祈福,谁承想哪吒显圣叫我心愿达成,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去祭拜,才在大旱之中,留下了翠屏山这么一块福地。”
时隔半年之久,李靖再听到“哪吒”二字,仿佛晴空炸雷一般,顿时拨转马头,沿小路上了翠屏山。随行大军虽不知为何,也只得拖着一身疲惫,跟随李靖上山。进山数里,相隔甚远,便见林木之间有袅袅青烟升腾而起,李靖拍马疾行,只见那青山之中,现出一座朴素庙宇,庙前香炉烟火鼎盛,庙上匾额写着三个大字——“哪吒庙”。
李靖咬着牙,握着马鞭踱步进了庙里,前来进香祈福者,皆被随行军士轰出。李靖面色阴沉如水,站在庙宇正中,借着夕阳之光,看着庙中泥塑神像手拿乾坤圈,身披混天绫,浑身散发着淡淡的红光,分明就是哪吒模样。
“定是你这逆子,死后亦不安生,日夜骚扰夫人,才叫她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果!”李靖高高举起马鞭,又重重落下,将那令他不安、愤怒的泥像,一鞭子抽得粉碎。但半年来蓄积在心里的悲愤,在那满地泥坯中,却似乎一点儿都未曾减少。
2
金霞童子手中捧着一物,进了金光洞,见太乙真人面色愁郁地站立洞中,便将心中疑惑问了出来:“灵珠子师兄就是因为杀了石矶娘娘的弟子,才被天尊惩罚下界投胎,可师父为何又要用我亲手送入陈塘关的乾坤弓、震天箭,再度给师兄招惹麻烦呢?”
“天机不可泄露,岂是你能得知的?”太乙真人皱起眉头,问道,“你手中所拿何物?”
金霞童子闻言,连忙将那物放在太乙真人面前,原来是一朵出水白莲。那莲花洁白无瑕,通透玲珑如同玉制,虽离池水淤泥,花叶却依旧随洞中凉风微动,仿佛此花已经自成性灵,正在呼吸吐纳一般。白莲正中更有一颗纯白莲子,散着温润的光。昆仑天池里那一池白莲与此相比,皆黯然失色,唯有承载灵珠子出世的那朵红莲,方才能与之相媲美。
饶是太乙真人阅宝无数,也不由得一惊,回想起许久之前,灵珠子出世的奇景,不由得一怔,才问道:“如此天地灵物,你是从哪儿得来的?”
金霞童子惴惴道:“乃是弟子今日下山游玩之时,有一怪人在山下洗心池中抛下一物后,便扬长而去。弟子上前观看,便见那池中突然长出了这朵花来。”
太乙真人长长呼出一口气,叹道:“恐怕,那道人是为你师兄而来。”
便在这时,一阵阴风吹入洞中,带来满洞香火气息,那魂魄在风中飘**,停在了太乙真人面前,“扑通”便下拜。
3
哪吒白日里去了昨日来祈求生子的山下樵夫家里。
不孕不育这种小事情,无非是山中游魂已尽,又无新死之人趁那夫妻大行好事之际,进入妇人肚中。哪吒神飞三十里外,在风中游魂之中,寻了一个面善的鬼,塞进了樵夫婆娘的肚中,便拍拍手,看着脚下风景,飞往翠屏山哪吒庙中。
那碎了一地的泥胳膊、泥腿,隐隐与陈塘关前那一摊模糊的血肉重叠,虽然没有感觉到一丝疼痛,但哪吒觉得自己像是又死了一回。
哪吒忽然恨起了李靖。
他在无知之中所犯罪孽、所惹祸患,已随那一死尽付流水,况且之前死时,已将骨肉皆还与他,他却为何要下这般狠手,来阻自己借着神道重生?哪吒想不明白,那疑惑便化作无边的仇恨在他心头积聚。
如今神道之路既灭,哪吒拜在太乙真人面前,已然心如死灰。心怀诀别与不甘,一头磕在半空,悲痛道:“弟子神道已毁,无缘侍奉师父左右,是弟子不孝!”
太乙真人摇摇头,安慰道:“此前要你去修神道,实在是无计可施,只是今日或许是上天感应,为你送来了这朵白莲,又使你有了新的机缘。”
哪吒奇怪地问道:“白莲,又有何用处?”
太乙真人并不回答,大袖一挥,便将哪吒的魂魄裹起,又取出那朵奇异白莲,取花瓣以铺三才[1],将花梗来做骨节,而那仿佛自有魂魄的白莲子,则被置于正中,以定心魄。太乙真人袍袖再抖,将哪吒三魂七魄尽数置于那颗莲子之中,大喝道:“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时!”
太乙真人低喝一出,哪吒就觉得自己空洞的魂魄,瞬间便被膨起的莲花、莲梗、莲叶、莲子充满,他伸展躯干,浑身便发出一阵爆豆之声。重生的感觉太过美妙,以至于哪吒融进这莲花化身之后,竟未第一时间拜谢太乙真人,而是抬起有些麻木的双腿,走到洞中积水池前,想看清自己的模样。
哪吒怔怔望着那水中倒影,觉得陌生又熟悉。
这半年来的一切,像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般。在入梦之前,哪吒还只是一个七岁的童子,而梦醒之后,他已然长成了一个身形伟岸、丰神俊朗的青年人。大抵所有的成长,都是先由身体的发育开始,因此,哪吒猛然觉得自己的心智,相比片刻之前成熟了许多。但还有一股刻骨的恨,在他胸口的莲子之中生根,等待着开出一朵奇异的花。
太乙真人透过水中倒影,影影绰绰看到弟子心中的郁结,不由得皱起眉头。心中只想着不可任由哪吒杀心暗长,否则待大战开始,他若仍如前世灵珠子那般,恐怕终究会将自己的杀劫变成死劫,再度沦落神道歧途。
太乙真人板起脸来,对哪吒道:“李靖打毁你神像之事,着实叫人伤心啊!”
哪吒回头惊异地望着师父,旋即便想起游魂如风中飘絮之时,自己是那般孤独与无助。天地之间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似乎都可以轻易便伤害与摧毁自己。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感受着这具莲花化身之中蕴含的别样力量,沉声对太乙真人道:“李靖为父却全无情谊,弟子这便去找他做个了断!”
既然做父亲的都肯抛弃他的儿子,甚至不惜亲自动手,差点儿使亲子魂飞魄散,那么做儿子的释放心中仇恨,即便杀了那无情无义的父亲,恐怕也无可厚非。哪吒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太乙真人以何缘由劝阻,都必须得叫李靖尝尝神游物外,无所寄托的无边孤寂感。他低下头,期待着师父的反应。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太乙真人居然点头认同,说道:“李靖愚忠殷商,却对亲子毫无情义,这等小人,正如当今这殷商朝廷一般,合该一并毁去。从陈塘关回来以后,恐怕玉虚宫也该降下新的符命了。”
“不知天尊那里又有何指示?”
“凤鸣岐山之上,乃是大吉之兆,岐周生有明主,自当取朝歌城那暴虐无道的纣王而代之。我玉虚门下上顺天道,定要鼎力相助才是。”
哪吒早就听从朝歌逃出的人说过那殷纣王炮烙谏臣,造酒池肉林穷奢极欲之事,此时听闻师父不但同意他去杀李靖,还大有要他相助明主,讨伐无道昏君之意,顿时生出无穷快意与豪气。但胸中那颗白莲子却猛然一跃,像是要从哪吒喉咙里跳出来一般。哪吒干咳一声,莲心却又恢复了原状,毫无异样。太乙真人对哪吒说道:“你且随我到后山桃园中去。”
那园中桃树虬曲蜿蜒,桃花却生得美艳,每有微风掠过,就有遍地落英随之而起,在园中蹁跹而舞。太乙真人招手呼“来”,便有一杆火尖枪飞至哪吒手中,再一招手,又有两团疾风将烈焰吹至他脚下,现出一对滴溜溜转动不止的风火轮来。
风火轮将哪吒带至太乙真人面前,真人只在他眉间轻轻一点,便道:“此两件法宝,皆是你前世在此间之时所惯用的。”说完,又将一个豹皮囊交与他,囊中装有混天绫、乾坤圈,另有法宝金砖一块,道,“你既心存仇怨,此去报了便是!”
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混天绫缠臂,乾坤圈套身,金砖藏在腰间,运用之法已随真人指点如成竹在胸,凛凛神威霎时冲天而起。他向太乙真人行了拜礼,郑重道:“弟子这便去了!”
金霞童子眼见哪吒踏着风火轮,倏忽便消失在天际,便向真人狐疑问道:“师父,师兄此去,莫非真会杀了他的转世之父吗?”
太乙真人神游物外,眼观天道走势,却摇摇头,道:“恐怕将有灾祸。”
[1]中医名词,对应人身体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标幽赋》:“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百会在顶应天,主气;涌泉在足应地,主精;璇玑在胸应人,主神。故称三才。
4
哪吒驾着风火轮,在天上使了几回火尖枪,便已到了陈塘关外。
这一路上,他刻意不去想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真的要杀死李靖吗?即便李靖将他送上骷髅山,放任他在陈塘关前自杀,甚至跃马扬鞭,打碎了自己重生的希望,但当他落在城门前身死之地,向城楼守卫喊道:“叫李靖出来受死!”他却释然了,或生或死,自有天命,即便自己狠下心来戳了那一枪,那也是天道假借自己之手,杀了当死的李靖。
其声仿佛利箭穿心,守城将官被这一声吓倒在地,连滚带爬跑至李府,向李靖禀报:“关外有个持枪的少年,要叫老爷出去……出去受死!”
李靖闻言大怒,登时起身道:“你可看清那少年是何模样?”
将官唯唯诺诺道:“那少年隐约与三公子有些相似,身上还带着三公子的红绫与金圈!”
李靖喝道:“胡说!人死岂能复生?”
但他早年于西昆仑度厄真人处学道,知晓一些神仙神通广大的本事,心中已然信了几分,立刻披了衣甲,挎剑持戟,骑上青骢马,点起关内将佐,大开城门,却见长大了几分的哪吒满脸轻慢之色,正在城门前站定了等他。
想起夫人死时的悲戚,李靖开口骂道:“你这畜生,生前祸害父母、百姓,死后亦不安生,竟敢来此骚扰!”
哪吒冷笑一声,道:“为保父母、百姓,我已将骨血发肤全都还与你们,你却为何又到翠屏山打毁神像,断我神道重生之路?李靖,你那颗狼心实在太毒,今日我定要取你狗命!”
哪吒话音刚落,手中枪尖已然到了李靖面前,李靖慌忙举戟来挡,但哪吒乃莲花化身,自有无穷神力,即便存着戏耍之心收了几分,但也并非身为三流修士的李靖所能抵挡的。顷刻之间,李靖**的青骢马便七窍喷血,跪死在地,手中画戟亦折成两截儿。李靖一击之后自知不敌,眼看哪吒要下杀手,因此撒腿便要逃跑。
哪吒见状大笑道:“李靖,你果然是个懦弱小人!”便举枪追来。
李靖在度厄真人处学道三年,难入仙道正途,却也学了几手五行遁术,当即从地上搓起一把土,施展土遁,慌忙往东南逃窜。哪吒踏上风火轮,一路追着李靖急行。
李靖虽身化遁光,可哪里比得上哪吒脚下的风火轮迅疾。哪吒存心想叫李靖吃些苦,追在他身后,叫道:“我要刺你左臂!”李靖慌忙之中刚抬左臂,便觉火尖枪呼啸往左臂刺去。他又听哪吒叫道:“我要刺你屁股!”便慌忙往高一飞,一股热风随即便燃至屁股底下。
哪吒便这般,一路时近时远地戏耍着李靖。李靖心中时时提防,暗暗叫苦,只怕等哪吒玩够了,一枪刺过来,自己这一镇总兵就得一命呜呼了。
哪吒觉得玩得差不多了,便故意放远了些,准备一枪结果李靖的性命,但前方那处山下忽然现出一个身穿宽大道袍的俊俏童子,将李靖拦在身后,道:“父亲休怕,孩儿在此。”
哪吒见状心中随即一沉,隐约感觉到不好。
那道童见哪吒落下轮来,便上前一步,怒喝道:“你这畜生,怎敢行此杀父忤逆之举!趁早滚回去,我便饶你不死!”
哪吒听说过李靖另有二子,皆是一出生便被高人收徒带走,却不知这道童是哪一个,见他口出狂言,心中怒火烧得愈发炽热,强忍脾气问道:“你是何人,也敢如此口出狂言!”
那道童道:“我乃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门下木吒是也。”
哪吒才知是他二哥木吒,但他既已削骨还父,又追杀李靖至此,自然没有叫哥哥的道理,只是心想这位二哥同为修道之人,便把翠屏山之事说与木吒听,要他做个公道。谁知木吒听完,却怒喝道:“你这畜生,竟全不悔改,还欲行杀父之举!”
<!--PAGE 5-->
他便举剑向哪吒杀来,哪吒往边上一躲,劝道:“我单找李靖,与你木吒并无仇怨,你赶紧让开!”
木吒不听,又施展九宫山仙术,与哪吒战成一团。一时之间,只见枪剑交击,五行术法肆意轰击,打不着人,却将这方圆数十丈搅得烟尘四起。
混战之中,却不知李靖趁机逃到了哪里。哪吒心中一急,再不留手,从腰际豹皮囊中取出那块金砖来,趁木吒不备,暗自施放,一砖就将把木吒拍倒在地。哪吒旋即登上风火轮,朝李靖消失之处追击而去。但追了许久,除了山川河泽,并不见一个人影。而哪吒心中的杀念却随着追杀与拦阻,愈发坚定。他站在半空之中,望着天空喊道:“李靖,你便是逃到天涯海角,我不杀你,也难泄我心头之恨!”
山林之中有群鸟受惊而起,却不见龟缩的李靖。哪吒不由得泄气,却见脚下那山钟灵毓秀,乃是如乾元山一般的洞天福地,便落在山中灵气最为浓郁之处。李靖已经不见踪影,只有一个穿着一身水合长袍,绾着双抓髻的道者静候在前。
哪吒一字一顿,念着那洞府名号:“五龙山云霄洞。”随即向那道者拜道,“您可是文殊师伯?”
见那道者点了点头,哪吒便诉苦道:“弟子乃是太乙真人门下哪吒是也,因李靖毁我神道,险些叫我魂飞魄散,今日非得得他首级方能罢休,师伯可曾见过李靖?”
却听文殊广法天尊面沉似水,冷哼道:“你前世便十分顽劣,闯下大祸方才投胎下界,谁知今日怎的竟要手弑生父,不知太乙真人如何教育,竟教出个如此大逆不道的弟子!”
哪吒听他口中训到太乙真人,亦全然不听自己的苦衷,稍压住怒火,道:“你这泼道人,我问你可见过李靖?”
文殊广法天尊哈哈笑道:“李靖方才进了我云霄洞中,你要怎的?”
心头业火化作一朵盛开的红莲,登时翻腾而起,将那颗月白的莲子烧得滴溜溜直转,把双眼直烧得赤红,哪吒一挺火尖枪,大怒道:“你若交出李靖,我便与你干休;如若不然,就算你是我的师伯,也别怪我失手在你身上留下几个窟窿!”
“哦?”文殊广法天尊受了小辈侮辱,面色骤冷,道,“不知太乙传你何种能耐,竟敢如此猖狂!”
“看枪!”哪吒飞身而起,举枪向文殊刺去,枪尖烈火却全是来自心中。
谁知那文殊广法天尊说得厉害,见哪吒来势汹汹,却转身就跑,全无半点儿风度。哪吒追赶了几步,文殊却忽然回身,也不知他做了什么法,四周顿时狂风大作,升起浓浓烟雾,将哪吒迷倒。再醒来时,他已经深陷遁龙桩中,浑身套着金圈,丝毫动弹不得。
文殊广法天尊唤道:“金吒,取我扁拐来!”
<!--PAGE 6-->
金吒连忙取来,但文殊并不接拐,反而对金吒说道:“替我狠狠地打这畜生。”
哪吒看着这未曾谋面的大哥,想叫他一声,却又想起在木吒处所得的冷遇,便仰起脸来,不看金吒。金吒不敢违抗师命,便拿起扁拐将哪吒一顿痛打。
金吒打一拐,文殊便问一句:“你可知错?”
哪吒从头到尾连哼都没有哼一声。但他心中的痛,却没人能够知晓,正如他对李靖的恨,从不曾有人愿意试着理解一般。哪吒感觉,做成自己心脏的那颗莲子,即便遭受心头烈火的炙烤,却也在这一下一下的痛打之中,逐渐没有了温度。
文殊见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觉得无趣了,便叫金吒停了手,进了洞去,将哪吒留在了洞外。山中冷风“嗖嗖”地从哪吒脸上吹过,吹过他没有温度的皮肤,吹进他没有温度的心脏。他的身体里没有血液流动,但他的心里,愤怒的火焰却燃烧得愈发炽烈。
心火熊熊燃烧之时,太乙真人驾鹤而来。哪吒被缚在遁龙桩上,无法行礼,却向太乙真人呼救道:“师父救我!”太乙真人理也不理他,径直进了云霄洞。
5
云霄洞虽说是洞,穿过洞后却别有洞天,乃是一处幽静山谷。谷中溪水潺潺,另建有亭台一座,茅舍几间。
“真人,真教得好徒弟啊,连我这师伯也丝毫不放在眼里!”文殊广法天尊似乎料到他会来,因此一见太乙真人进洞,便坐在亭中阴阳怪气道。
太乙真人无奈地摇了摇头,向文殊打个稽首,见李靖与金吒父子在茅舍中谈话,便道:“若非如此,燃灯先生又怎会向天尊求情,转而差他下界,去做这引火烧身之事。”
“上次未完之局,今日且再下几目。”文殊一挥袍袖,面前桌上便现出烂柯残局[1],他一捋胡须,落下一子,淡淡说道,“只是我曾查哪吒之命,当在死后于翠屏山成就神道,以成神之身辅佐姜尚,如今距他身死方才半年,照理说连神体都还未曾凝聚,可怎就得了你这许多法宝,追着李靖不说,还到我九宫山逞凶?”
太乙真人见他落子之处,正合枯木逢春之笔,叫一盘死局重焕生机,遂面色凝重,沉声道:“李靖逆天而为,捣毁哪吒泥塑金身,再塑本是小事,但在哪吒魂归乾元之前,却有个奇人悄然而至乾元山中,在我山下莲池中种下一株莲花……”
太乙真人当下就把早晨所遇之事,说与文殊听。
当初灵珠子是从昆仑天池里的一朵红莲之中化生之事,文殊早有耳闻,当下闻听此言,不由得惊疑道:“莫非……”
太乙真人点点头,道:“正如道兄所料,贫道正是借那株莲花,铸就了哪吒如今这莲花化身。”
文殊啧啧称奇道:“假借外物以为肉身,即便托身神器,也难免要功力大减,但像哪吒这般更甚己身,不光功力不减,反而更进一步者,着实闻所未闻。”
<!--PAGE 7-->
太乙真人举棋不定,只道:“仙道即为向天问道,可如今天命竟失,贫道真不知此子将来又有何遇。”
文殊深吸一口气,对茅舍内金吒轻声道:“放哪吒进来。”
金吒闻言出洞,文殊眼望金吒背影,怅然道:“想我玉虚门人向天求索,却不知自己杀劫为何,也不知收了这些弟子,又能否成功脱劫。”
太乙真人落子无悔,道:“既不知命,便以己愿代替既定的天命即可。”
哪吒随金吒穿洞至府,见李靖躲在茅舍内,杀心虽盛,却仍向太乙真人拜了一拜。太乙真人宽慰道:“今日你挨这打,实是因为你杀心太重,为师方才请你师伯磨磨你的性子,切不可怪罪你文殊师伯!”
哪吒心中业火忽然摇曳,自己杀心真的太重了吗?这念头在心头一闪而过,他方才醒悟过来,向文殊施拜,道:“弟子怎敢怪罪师伯。”
此时文殊正应付太乙方才落子所带来的如潮攻势,因此专心思虑,不理哪吒。金吒连忙在旁边提醒道:“师父,您看我父亲与三弟之事……”
文殊才道:“叫李靖过来。”
李靖到了亭边,躲着哪吒,躬身向文殊广法天尊拜道:“多谢仙师救命之恩。”
太乙真人当先责备道:“翠屏山之事,全因你心量太过狭小,才致使父子参商,差点儿使我弟子行了大逆不道之事。”
李靖心中一痛,欲言又止,微微低下头,道:“仙师教训的是!”
太乙真人又道:“从此父子不许再犯颜!”
李靖当先应了,拿眼瞧着哪吒,哪吒心中虽不忿,终究师命难违,也点头答应了。
文殊广法天尊此时方在诸多变化之中寻到求存图变之路,便催李靖道:“你且下山去,莫打扰我们两个下棋。”
李靖如蒙大赦,行了礼,急忙出了洞。
哪吒见此情景,想李靖此番出洞,必然不敢再回陈塘,再要寻他可就并非易事了。哪吒眼看那二位仙人对局之慢,心中更加急切,但又不敢在师父、师伯面前明说,站在原地留也不是,走也不是。谁料这时太乙真人像是明白了他心意一般,漫不经心道:“你且先回乾元山去,好生照看洞府,我下完这局棋便来。”
哪吒道了声“是”,装模作样慢悠悠出了洞,才急忙踏上风火轮,去追寻李靖踪迹。
文殊广法天尊抬起头来,望了太乙真人一眼,声随子落,攻后瞻前:“你想顺遂他心意?”
太乙此子落得也快,弃子取势:“自有天命。”
却与开局慢棋不同,二人愈下愈快,不过片刻,眼看黑白二色便将棋盘占满。
“李靖死不了。”文殊明说,却击左视右。
“为何?”太乙疑道。
“有人看上了李靖,想要收他为徒。”文殊落下最后一子,偌大的棋盘之上,拼杀了数回之久,却落得一个“和”字。
<!--PAGE 8-->
“碧游宫无故死了一个石矶,即便教主勒令,但封神如果真的开始,此种事情定然会多不胜数,即便无人挑拨离间,截教门下也必然不会一直坐视不理。无论杀劫、死劫,眼看马上便要临头,便是那位道者也不得不多加小心。”
太乙顺着文殊的眼神望去,悠长的云霄洞中,一盏灯火燃得正盛,将洞口照得透亮。
[1]“烂柯”为出自《述异记》之围棋典故,意指岁月流逝,在此是指二位仙人千百年前未了残局。第六章最后一节即借烂柯典故,使小说时间由孙悟空出生一百年(孙悟空约莫与老子同时代),过渡到孙悟空三百余岁,由花果山渡海至灵台方寸山拜师学艺(详参《西游记》)。
6
燃灯道人在玲珑宝塔外问道:“哪吒,你可认你父亲?”
从他心中盛开的红莲业火,借着塔中真火,一道在他新生肌肤的每道纹理之中蔓延、弥散。正如半年之前,他手握敖广之剑,看着生长七年的鲜血皮肉,在剑下一寸一寸剥离。
鲜血是他灵魂与李靖所赐肉身的分界,业火是他难以消解的恨,血与火化生的红莲,炙烤着胸中白莲子,那难言的痛苦,是游魂无边的孤寂与不解。
莲花没有眼泪,露水在滴出的刹那,便被那血火吞噬殆尽。哪吒用尽全身的力气,向玲珑塔狭小的窗外吼道:“我不认!”
“求上仙饶过小儿!”李靖“扑通”跪在地上,以头抢地。
燃灯道人动容道:“你要我放过他?”
“是!”李靖抬起头,沾染污泥的血,从炸开的额头绽放出一朵绚丽的花。
“这逆子竟然枉顾父子之情,一路追杀于你,你又为何要为他求情?”燃灯道人面色森冷,眉头紧皱。
李靖也不说话,只是死命磕头,血泪流了满脸,燃灯不忍直视李靖惨状,只是用无人能听清的声音喃喃自语道:“为父的这般讲情义,为何生出的儿子却这般狠毒?莫非因今日我托金蝉子送往乾元洞的那朵白莲之中有异样?”
心中红莲烧得绚烂,哪吒坠落地上,无声的霹雳在他脑海中轰然炸裂,世界仿佛初生之时的混沌般寂静无声。这里没有李靖,没有燃灯,也没有什么玲珑宝塔,只有天上白云幻形,化作了一个身着莲裙的女子,一脸温婉的模样,轻声叫道:“红莲……”
那声音飘散在山谷绿林之间,渐渐失散,哪吒忽然捂住脸,身子蜷缩成虾球一般,脑袋仿佛大锤一般一次次重重砸在地上,山岳震动,鸟兽飞散。
但莲花不会流泪,他躺在这静谧之中,听到云中那女声在他心中喃喃低语,轻声叫道:“红莲……”
哪吒坐起身来,问道:“你是何人?”
山谷空旷,无人作答。
7
乾元山山光秀丽,尽管金霞童子已在山中度过了无数甲子,却总有看不尽的山中野趣。
<!--PAG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