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轩有些愠怒,这青年怎么不和人讲道理?
那青年继续道:“你别装了,你定是洪家来的人!”
杜轩有些糊涂,“我怎的是洪家的人?”
这洪家,便是那不断挤占徐家生意的大户。
这杭州,起初有五户大家族,洪家、徐家、郭家、叶家和何家,而郭家、叶家和何家已是被这洪家相继弄得破产,如今杭州只剩洪家和徐家两大家族,徐家已是日薄西山,呈现垂暮之态,洪家则如日中天。
洪家的大少爷,便是杭州“琴剑棋酒笔茶药”中的“剑”,洪桐,人称“钱塘剑圣”,在杭州城内无人能敌。而洪家的宅第,也自信地唤作“钱塘山庄”。
只见那青年抽剑出鞘,“废话少说!”抬剑便攻。
杜轩心道这人也太蛮横,心下一气,想起韩兴的那番话。
要留在这梨花林,须有高明的功夫,或许便是说眼前这青年了吧。
杜轩适才被这青年咄咄相逼,心底有气,也是拔剑去斗。
两剑不断相交,身形不断飞舞,震落了许多梨花,竟下起了一阵素白的梨花雨。
两人相斗许久,约莫有四五十回合,不分上下。但杜轩只觉打得越来越不舒服,只因那衣服仍湿,粘在身上干扰行动。
只见那青年挺剑跳起,向杜轩胸膛刺来,剑光闪耀,剑尖疯狂颤动,发出清厉嗡鸣,这一刺,便封住了杜轩喉头、胸膛、左肩、右肩、小腹五部,不论杜轩如何侧闪,都总有一处要中剑,几片梨花瓣落在剑刃上,剑身又在阳光的照烁下反射出夺目光芒,透射出一个又一个光圈,正是那“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态。
杜轩一看这剑招,心下明白了几分,眼前这青年定是徐家少爷,杭州第二剑手、“梨花剑客”徐冰麟。
杜轩向后倒跃丈许,要躲开这攻势凌厉之招,不料刚一退后,那青年似乎早猜到他有此着,“唰唰唰”地踏步向前带出三剑,剑芒星星点点,又似水镜残月,颇似“梨花一枝春带雨”,又有“梨花院落溶溶月”之感。
杜轩只觉此剑连环紧密,凶险异常,当下横起剑身,瞅准时机,将那青年手中长剑猛地抬起,那长剑剑尖在杜轩鼻前划过,只差分厘便要伤到。
江家剑法,“举杯邀月”!
杜轩将那长剑抬起后,当即侧闪,剑身顺势向那青年脖颈刮去。
那青年大惊,连忙收剑,身形暴退,袖中喷出一大簇梨花瓣,涌向杜轩。
杜轩只觉这花瓣极香,让人沉醉,忍不住多吸几口。
那青年却是哈哈一笑,转身便走,“你功夫的确很高,但你中了我的‘梨香毒’,你要离去,我不拦你,然而解药只在我这儿,若想解毒,便在这儿好好呆着,待我禀明爹爹,便来擒你。哈哈!”说罢,便消失于这梨花林。
杜轩心中苦闷不堪,来听雅乐,却被当成是与自己毫无相干的洪家的人,还莫名其妙地身中又一奇毒,真是苍天不饶人。
正在此时,半山腰上又传来了那高妙琴音,琴乐是那《苍松迎客》,琴音雅致而欢快。风拂过梨树,梨枝随风摆动,又似在向杜轩招手欢迎。
杜轩的心境不禁又大好,听着这琴曲,脚步不自觉地向半山腰的方向挪去。
这座山不高,充其量是个小土丘,越到高处,梨树便越是疏疏落落,偶尔能见几排翠竹,而到了半山腰处,这里俨然便是一大片竹林,和着琴音,微风吹过,擦出唰唰之响,宛如空明仙境。
竹林外围,是一空旷处,上植草坪,盖着一座别致的青瓦凉亭,凉亭上手书有“怡然亭”三字。
亭子里,琴音绕梁。
一位妙龄少女正在亭内抚琴,只见其身着淡淡黄衫,气若幽兰,臻首蛾眉,眉间透出一阵轻灵,双目似一泓清泉,肤光胜雪,梨花须逊三分,清雅高华,绿竹要输一半。
琴音忽止。
莺歌似的清声响起。
“少侠,多谢几日来的捧场。”